
种好稻,先除草 水稻控草规程与技术
抗药性杂草“一二三”减量控害技术体系是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植保方针,以及“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的理念,根据稻田抗药性杂草发生特点,坚持早期治理,充分发挥因地施药,减少化学除草剂使用量。在用药前,采用贴牌水培法快速或者整株法精准检测稻田杂草抗药性发生水平,为后期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此外,随着水稻杂草防控难度的加大,封闭除草越加受到重视,具体控草规程及技术如下。
一、 “一二三”减量控害技术
1. 早期治理技术。针对杂草抗药性迅速发生问题,创建了抗药性杂草“早控-促发”治理技术,在杂草萌芽期及1~2叶期,使用多作用位点除草剂,限制杂草与作物竞争,促进作物健康生长。
2. 靶向差异除草剂轮换控抗技术。针对中/高抗地块,根据杂草抗药性特征,以不同靶标除草剂如ALS抑制剂(磺酰脲类、磺酰胺类、咪唑啉酮类等)、ACCase抑制剂(芳氧苯氧丙酸酯类、环己烯酮类)、HPPD抑制剂(三酮类、吡唑酮类等)等轮换使用,高效防除抗药性杂草。
3. 多靶标除草剂协同延抗技术。针对敏感或低抗类型田块,以“ALS-ACCase抑制剂、ALS-HPPD抑制剂、ALS-ACCase-HPPD抑制剂”等不同作用靶标的除草剂联合施用,减轻单一除草剂使用的选择压,延缓杂草抗药性。
同时根据水稻长势情况,合理施肥浇水。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科学防治病虫,由专人负责建立生产档案记录并保存2年以上。
二、 水稻田几种常用封闭性除草剂的选择
随着水稻直播、机插、机抛秧等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杂草难防程度逐年提高,封闭除草越来越得到重视。复配除草剂苄·丁、苄·乙、苄嘧·丙草胺虽使用多年,如根据农药的剂型适当添加安全剂及选择合理的种植模式,效果仍很好。
1. 苄·丁 苄嘧磺隆与丁草胺的复配,丁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封闭除草剂,主要作用于杂草幼芽和幼根,可防除稗草、千金子及阔叶莎草等,苄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稻田除草剂,主要防除阔叶、莎草科杂草。苄·丁可用于移栽田、抛秧田、机插田,也有登记用于直播田和育秧田的,含有安全剂的苄·丁可用于水直播田。
使用方法:水稻移(抛)栽前,翻耕后灌遮泥水,可拌土或拌肥亩撒施35%苄·丁WP150~180克,保水2~3天再进行芽前除草。水稻移栽、抛秧、机插后7天(秧苗活棵后)亩用35%苄·丁WP100克左右拌尿素撒施,要求田间保持3~5厘米水层5天(自然落干,不能排水)。用于水稻直播田和育秧田的,主要是旱直播、旱育秧田,在播种前1~2天或播后覆土后亩用35%苄·丁WP100~143克。水直播田,一般在播种后2~4天用药,即待水稻扎根后方可使用,稗草1.5叶以前使用,每亩使用53%苄·丁WP(含安全剂)100克/亩。
2. 苄·乙 苄嘧磺隆与乙草胺的复配,能有效地防除水稻移栽田的稗草、异型莎草、三棱草、野慈姑、矮慈姑等一年生及部分多年生杂草。一般登记于水稻移栽田,也可在抛秧田用,使用时秧龄要比较大(5叶以上水稻对乙草胺有一定的耐药性),在育秧田或短秧龄抛栽田不宜使用。
使用方法:在水稻移(抛)栽后,活棵后秧龄较大时使用,亩用30%苄·乙WP19~26克拌细土(沙、肥)肥撒,不可喷雾。以杂草萌发前到2叶期前使用效果最佳,药后保水(以不淹过水稻心叶为准)5~7天,不排水、串水,以免降低药效。
3. 苄嘧·丙草胺 苄嘧磺隆与丙草胺的复配,含有安全剂的苄嘧·丙草胺是水直播常用的除草剂,在移栽田、机插田也可使用。
使用方法:水直播田,催芽播种后1~4天内亩用35%苄嘧·丙草胺WP80~120毫升对水均匀喷雾,要求田面平整,施药后保持湿润状态。苄嘧·丙草胺在水直播稻田也可播前施用(即泼浇80~120毫升/亩),等药物与表土结合后(药物与表土结合形成封闭药土层需要两三天时间)再播种催芽的稻种。水稻移栽、机插后5~7天,可亩用35%苄嘧·丙草胺WP100~120毫升均匀喷雾,也可在栽插前3~5天耙田整地后用35%苄嘧·丙草胺100~120毫升均匀喷雾。
封闭除草注意事项:
1. 苄·乙用于移栽田、抛秧田,要注意管水,稻田里的水不能淹没秧苗心叶,否则会造成药害。
2. 苄·丁、苄嘧·丙草胺用于南方水直播田,要用含安全剂(解草啶)的制剂,不含解草啶的安全性较差,要求催芽播种。一般苄嘧·丙草胺的安全性要高于苄·丁,正常情况下使用很安全,而苄·丁不宜在低温天气下使用,往年早稻封闭除草就出现过因丁草胺封闭导致秧苗迟滞不长、矮缩、根差等现象。旱直播、旱稻直播田可使用苄·丁进行封闭除草,要覆土盖籽进行封闭,田间不能有积水。
三、 水稻提前使用茎叶除草的药剂选择
近年来,水稻田“无封闭不直播”的观念逐渐被种植户接受并应用,但有时因天气原因封闭药剂不能及时打下去,等水稻3叶1心后,稗草也有3~4叶了,甚至稗草比稻秧还大,使得耐药性增强。因此,不少种植户为茎叶除草剂得到较好的效果,盲目将茎叶除草时间提前(即在3叶1心前使用)。
曾有种植户把家里上年用剩的双草醚和二氯喹啉酸等茎叶除草剂防治稗草,本应在水稻3叶1心后喷施,因提前喷施使得禾苗发黄、生长缓慢。双草醚为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过早使用水稻会出现明显的褪绿发黄现象。二氯喹啉酸2叶期使用易产生药害(长葱管叶),必须在水稻2叶1心期后使用。双草醚和二氯喹啉酸混用可以提高双草醚对大龄稗草的除草效果,但不宜过早使用,也不能重复喷药。那么,这个时期应该选用哪些除草剂呢?
1.水稻田3叶1心前可选用的茎叶除草剂。水稻生产上常用的茎叶除草剂有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二氯喹啉酸、双草醚、五氟磺草胺、氯氟吡啶酯、敌稗、莎稗磷、2甲4氯钠(2甲胺盐)、吡(苄)嘧磺隆、灭草松、氯氟吡氧乙酸等。大部分茎叶除草剂要求3叶1心后使用,过早使用都会导致药害的发生,目前知道的是只有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可以提前使用。
2. 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对水稻的安全性高。在苗后早期(1叶1心后)即可使用,五氟磺草胺采取飞防打药时要求控制用药量和不能重喷。氰氟草酯是芳氧苯氧丙酸类内吸性传导型除草剂,是防除稗草、千金子常用的除草剂,有普通型氰氟草酯、加强型氰氟草酯、全打型氰氟草酯,部分产品因添加成分的原因不能过早使用,所以要选择安全性高的加强型氰氟草酯,1叶1心至2叶1心可以使用,水稻拔节了也可用。五氟磺草胺为选择性传导型除草剂,兼有封闭效果,使用时要排水、回水并保水,记住一定要上水促吸收传导。如上水,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在杂草体内的传导性能就会差一些,除草效果也差,甚至无效。
3.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用药技术。水稻直播进行二次封闭处理,可以选择丙草胺、丁草胺加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如用30%丙草胺乳油100毫升加30%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100毫升(添加了进口增效剂,提高了药液的展着性、渗透性,早用对低龄稗草、千金子等杂草防除效果优异)。
飞防使用要点:氰氟草酯采用无人机飞防打药的安全性也很好,安全性高的氰氟草酯产品可按常规用量飞防。五氟磺草胺飞防的安全性要差一些,用量根据草龄大小和水稻叶龄及天气情况调整,勿重喷,飞防换行转弯时要关闭喷洒。水稻3叶1心期使用2.5%五氟磺草胺的用药量为40~100毫升/亩,水稻苗小时按低用量小范围试验安全后再大面积作业。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