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除草剂功能这么强大,能成为下一款爆款除草剂吗?
这个除草剂出现比较早,于1963年,由陶氏开发上市,属含氮杂环的吡啶类选择性芽后阔叶除草剂。也是至今为止,吡啶类除草剂全球销量最大的品种,它就是氨氯吡啶酸。在国内常见的制剂产品主要有24%氨氯吡啶酸单剂、304克/升滴·氨氯、以及30%的氨氯·二氯吡。
氨氯吡啶酸作为吡啶类除草剂中第一个上市的品种,至今依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江湖地位。
一、氨氯吡啶酸的作用机理
氨氯吡啶酸可被植物叶片、根和茎部吸收传导,能够快速向生长点传导,引起植物上部畸形、枯萎、脱叶、坏死,木质部导管受堵变色,最终导致死亡,可以防治大多数双子叶杂草、灌木,对根生杂草如刺儿菜、小旋花等效果突出,对十字花科杂草效果差。
主要通过干扰植物细胞中的能量代谢和遗传物质的正常运作,使植物出现生长异常、叶片枯黄脱落、组织坏死等现象,同时还会导致植物内部输送水分的导管堵塞变色,最终使杂草死亡。
二、氨氯吡啶酸适用作物
氨氯吡啶酸主要用在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甘蔗,以及大部分十字花科蔬菜等农田,以及林地、牧场、草原和荒地等地方。
三、氨氯吡啶酸杀草谱
氨氯吡啶酸主要用来防治阔叶杂草。它对一年生和多年生的阔叶杂草都有比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像刺儿菜、苣荬菜、藜、蓼这类难以控制杂草,以及田旋花、萝藦等攀援性宿根型杂草,效果尤为明显。此外,它还能有效抑制榆树、椴树、桦树、槐树、杨树、柳树等多种灌木和小乔木类植物的生长,适合用于需要控制杂草和灌木的多种环境。
四、氨氯吡啶酸在各类作物田中的应用技术
1.油菜田里,在春油菜长到4~5片叶子,杂草3~5叶期时使用,能有效对付苣荬菜、刺儿菜等菊科杂草,若还有密花香薷、薄蒴草、藜、冬葵、繁缕、猪殃殃等杂草混生,可以考虑与其他除草剂搭配使用。
2.玉米田中,当玉米高度达到7~23厘米时施药,对刺儿菜、田旋花、萝摩等顽固杂草效果显著,但要注意玉米5叶前用药可能有风险,建议8叶后采用行间定向喷雾来确保安全。
3. 在春小麦田,在播种后到出苗前使用可预防一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而在分蘖期至拔节期使用,则对猪殃殃、繁缕、灰藜等杂草的控制率超过75%。
4.胡麻田使用时采取定向喷雾方式,既能保证胡麻的安全性,又能高效清除苦荞麦等蓼科杂草。
5.在非耕地或荒地管理上,氨氯吡啶酸可用于灭生性除草,尤其适合清理多年生杂草和灌木,与草甘膦或草胺磷混合使用可增强对禾本科杂草的效果;如需清除大型树木,可配合环嗪酮或三氯吡氧乙酸。
治理多年未耕作的土地时,与甲嘧磺隆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6.部分十字花科(如白菜、萝卜、甘蓝、芥菜、花椰菜以下简称蔬菜):在此类蔬菜苗后阔叶杂草防除方面效果突出。
①直播蔬菜田:在蔬菜出苗后,在3-5叶期亩用30-40g氨氯可溶液剂兑水15-30公斤,然后对杂草的茎叶进行均匀喷雾即可。
②移栽蔬菜田:在蔬菜移栽返青后,杂草2-4叶期,用40g氨氯可溶液剂兑水兑水水剂25g-35g兑水15-30kg,均匀喷雾。
特别注意:氨氯吡啶酸有严重的后茬残留,若要种植花生、大豆等作物,需间隔1年;若要种植西瓜、西红柿、红豆、绿豆、棉花、甘薯、向日葵,则需间隔18个月。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