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棉花使用农药产品登记情况综述

发布时间:2024-6-6 14:38:48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郑庆伟

棉花又叫陆地棉,锦葵科棉属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种植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作物,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

从全球棉花产量来看,我国棉花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24%。就我国棉花的整体生产来看,种植面积波动幅度不大,总产量稳步增长(得益于棉花单产逐年提升),分别由1949年的277万公顷、44.4万吨发展到2022年的300.03万公顷、598.02万吨,分别增长了0.08倍和12.47倍。然而,由于我国棉花种植区范围广,自然气候条件复杂,加之棉花整个生育期间各种病原物、害虫、杂草等威胁,致使棉花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本文综述归纳了我国棉花病虫草害种类,分析了我国棉花使用农药产品的登记情况,以期为保障中国棉花安全、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我国棉花种植概况

棉花,又称细绒棉,与亚麻、红麻、大麻、苘麻、黄麻、苎麻、剑麻等同为天然纤维类作物,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战略地位,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在农田生产优先利用顺序上,棉花仅排在粮食作物后面)。棉花起源于墨西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高地,广泛分布于中国、印度、美国、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根廷、埃及、苏丹、澳大利亚和巴西等96个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消费量约占世界棉花的30%以上)。

目前,棉花在我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泛种植,主要分布在以新疆为主的西北棉花区,以湖北、山东为主的华中和华东棉花区,及以河北为主的华北棉花区。通过对2022年数据整理,西北、华中、华东三大产区棉花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96%(见图1)。新疆、山东、河北、湖北、湖南、甘肃和安徽等7省(区)棉花总产量,约占全国的99.14%(见表1)。


我国棉花品种丰富,“德棉”“鲁棉”“鲁棉研”“中棉”“中棉所”“赣杂棉”“浙金研”“泗棉”“辽棉”“冈杂棉”“新陆中”“邯棉”“新陆早”“赣棉”“国欣棉”“新石”“中生棉”“冀棉”“新棉”“豫棉”“汴棉”“开棉”“岱字棉”“湘杂棉”“鄂杂棉”“军棉”“郑农棉”等系列品种分布在我国四大棉花产区。

我国棉花产期因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种植时期而异,一般于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陆续成熟收获。棉桃加工后的棉纤维,是纺织工业最重要的天然原料。由于我国人口多,棉花产量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需求,需要进口棉花(2021年,我国进口棉花达215万吨)。


我国棉花上多元植保需求现状

目前,棉花病虫草害的防治及其生理活动需要生长调控,诸如化学整枝、提高结铃率、脱叶、催熟和增加产量等已成为我国棉花稳产高产的关键措施。

(一)棉花常见病虫草害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我国棉花常见病虫草害至少有339种(不含非生物病害、鼠害),其中病害28种、害虫165种、杂草146种。

1.棉花病害种类

据记载,世界棉花侵染性病害260多种,我国棉花病害80多种。据笔者整理、统计,我国棉花常见侵(传)染性病害有28种(不包括非生物病害,如缺氮症、缺磷症、缺钾症、缺钼症、缺铜症、缺锌症、缺锰症、缺硼症、缺铁症、肥害、红叶病、棉花萎缩不实病、早衰、棉花黄叶枯病、棉花红叶枯病等营养胁迫;低温胁迫、高温胁迫、盐害(胁迫)、干旱害、湿害、涝渍灾害、风害、冰雹害、冻雨、霜冻、倒伏、蕾铃脱落、霉铃、铅胁迫、镉胁迫、锌胁迫(过剩)和药害等环境胁迫),分属于真菌病害20种,病毒病害4种,线虫病害3种,细菌性病害1种。其中,发生最为普遍且危害较重的主要病害种类有黄萎病、枯萎病、炭疽病、立枯病、红腐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等。棉花病害中,苗期病害常分为棉苗复合根病(包括立枯病、猝倒病、红腐病、炭疽病)和棉苗复合叶斑病(包括褐斑病、疫病、黑斑病或轮纹斑病、细菌性角斑病和茎枯病等)。

2.棉花害虫种类

据报道,我国棉田害虫300多种。据笔者整理、统计,我国棉花常见害虫有3门4纲10目53科165种。分属于夜蛾科20种,短体科9种,叶蝉科、盲蝽科、象虫科各8种,叶螨科、纽带科各7种,螟蛾科6种,蓟马科、灯蛾科、垫刃科各5种,蝗科、蚜科、丽金龟科各4种,红蝽科、天牛科、粒科、锥科、真滑刃科、滑刃科各3种,螽斯科、蟋蟀科、蝼蛄科、粉虱科、蝽科、缘蝽科、芫菁科、鳃金龟科、犀金龟科、花金龟科、叶甲科、卷蛾科、尺蛾科、蓑蛾科、蛞蝓科各2种,蝉科、绵蚜科、盾蚧科、硕蚧科、长蝽科、叩头虫科、木蠹蛾科、麦蛾科、毒蛾科、天蛾科、粉蝶科、花蝇科、潜蝇科、巴锅牛科、针科、裸矛科、根结科、小盘旋科各1种。其中,危害较重的常发性害虫有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棉盲蝽、棉蓟马、棉叶蝉、蛴螬、地老虎、烟粉虱、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棉花害虫中,棉叶蝉、大青叶蝉、蚜虫、烟粉虱是棉花病毒病的传毒昆虫。

3.棉花田杂草种类

据记录,我国棉花田杂草30科108种。据笔者整理、统计,我国棉花田杂草有2门3纲19目32科146种,分属于禾本科27种,菊科25种,莎草科12种,藜科8种,豆科7种,苋科、玄参科6种,石竹科、十字花科、大戟科各5种,旋花科、蓼科各4种,唇形科、茄科各3种,木贼科、锦葵科、伞形科、萝藦科、紫草科、车前科、蒺藜科、鸭跖草科各2种,大麻科、荨麻科、马齿苋科、番杏科、景天科、蔷薇科、牻牛儿苗科、茜草科、百合科、天南星科各1种。其中,龙葵、藜、小藜、稗草、马齿苋、狗尾草、反枝苋、马唐、千金子、灰绿藜、铁苋、香附子和狗牙根等杂草为棉田优势种。棉田杂草中,双穗雀稗、狗牙根是叶蝉的寄主,马唐、藜、铁苋菜、苍耳、小蓬草是棉铃虫的寄主植物,狗牙根、通泉草、铁苋菜是蚜虫的寄主,婆婆纳是桃蚜的寄主,藜、婆婆纳、苍耳是棉蚜的寄主,香附子、田旋花、小蓬草是蝽蟓的寄主,通泉草、铁苋菜是红蜘蛛的越冬寄主,苍耳是棉金刚钻的寄主,藜、一年蓬是地老虎的寄主,田旋花、打碗花是小地老虎的寄主。

(二)棉花生理活动需要调控的项目

当前,棉花生理活动需要调控的应用技术有促进棉子萌发(催芽)、促进生根、培养壮苗、控制棉花徒长、防止棉株蕾铃脱落、催熟、脱叶等近10项,是棉花增产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中,比较常见的棉花生理活动需要使用农药进行调控的措施有调节生长、防止疯长、脱叶、催熟、提高结铃率和产量。

我国棉花使用农药登记情况

(一)我国常见纤维作物用药登记总体情况

依据中国农药信息网统计分析,截至2023年11月18日,在我国登记有效期内的常见纤维作物上农药登记产品总计3102个(含重复统计数量),涉及7种纤维作物,产品登记数量依次为棉花、剑麻、麻、苎麻、亚麻、黄麻、红麻,其中棉花上登记农药产品约占常见纤维作物总数的97.78%。

(二)我国棉花用药登记现状与分析

1.数量  从数量来看,截至2023年11月20日,我国在棉花上登记的有效期内的企业839家、允许使用农药产品总量3033个。其单剂数量(2043个)大于复配剂(990个),占比分别为67.36%和32.64%,共涉及有效成分182种,有化学农药成分154种、生物农药成分28种。

2.类别  从类别来看,棉花使用农药登记产品有五类(见图2):杀虫剂2181个,占农药登记总数72%;后依次为植物生长调节剂316个,除草剂308个,杀菌剂207个,其他类农药21个,合计占比28%。


(1)棉花用杀虫剂登记情况

在登记的2181个棉花用杀虫剂(含昆虫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杀螨剂、杀虫剂/杀线虫剂、杀菌剂、杀螺剂、杀螨剂、杀螨剂/杀虫剂、除草剂,其中有的苏云金杆菌产品登记农药类别为杀菌剂,有的毒·辛产品登记农药类别为除草剂)中,有单剂1398个、混剂783个,其中,棉铃虫的登记数量最多(包括二代棉铃虫,1410个,见表2),其后依次为蚜虫(包括苗期蚜虫、苗蚜,718个,见表3)、红蜘蛛(包括棉红蜘蛛,143个,见表4)、红铃虫(包括棉红铃虫,120个,见表5)、棉蚜(包括伏蚜,108个,见表6)、造桥虫(包括棉造桥虫,71个,见表7)、盲蝽蟓(51个,见表8),紧接着螨(包括叶螨,42个)、害虫(包括主要害虫,8个)、叶跳虫(7个)、地老虎(包括小地老虎,7个)、斜纹夜蛾(6个)、蜗牛(6个)、蓟马(5个)、叶蝉(4个)、烟粉虱(3个),随后蛴螬、金针虫、蝼蛄、美洲斑潜蝇各有2个,其余为甜菜夜蛾、白粉虱、蛞蝓、仓储害虫均为1个。其中,有的甲氰菊酯或S-氰戊菊酯的生产企业在棉铃虫、红铃虫上进行了登记,有的溴氰虫酰胺的生产企业在棉铃虫、烟粉虱、蚜虫上进行了登记,有的甲萘威生产企业在地老虎、红铃虫上进行了登记,有的高效氯氟氰菊酯生产企业在棉铃虫、红铃虫、蚜虫上进行了登记;有的高氯·马生产企业在棉铃虫、蚜虫上进行了登记,有的氯氰·辛硫磷生产企业在棉蚜、棉铃虫上进行了登记,有的阿维·甲氰或甲氰·马拉松生产企业在红蜘蛛、棉铃虫上进行了登记,有的辛硫·氟氯氰生产企业在美洲斑潜蝇、棉铃虫上进行了登记,等等。登记防治棉花其他害虫的农药品种和数量(见表9)。


杀虫剂产品中,登记的有效成分有78种,其中单剂74种(见表10)、复配剂4种。复配剂中,只有敌百虫、矿物油、柴油、氟酰脲等4种有效成分未以单剂形式在棉花上登记。登记的杀虫剂单剂集中在前11种有效成分,占棉花用杀虫剂单剂总量的55.29%。


杀虫剂单剂中,吡虫啉产品数量最多,有110个,占单剂总数的7.89%;后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苏云金杆菌、毒死蜱、辛硫磷、灭多威、敌敌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啶虫脒、丁硫克百威、噻虫嗪、马拉硫磷等。其中,单剂前7种产品数量占棉花使用杀虫剂单剂总数的39.84%。

棉花田用杀虫剂混剂产品的登记农药品种和数量共有144种783个,其中二元复配杀虫剂141种780个(见表11)、三元复配杀虫剂3种3个(见表12)。复配产品中,辛硫磷复配频次最多(372个),如氰戊·辛硫磷、氯氰·辛硫磷、高氯·辛硫磷等;氯氰菊酯、氰戊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丙溴磷的复配频次紧随其后,分别有165个、140个、111个、106个、101个。


作者为本刊特约撰稿人

有关此文更详细内容请点击2024年《农药市场信息》第11期电子期刊“本期专稿”栏目品读......

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棉花使用农药产品登记情况综述点击标题链接阅读全文


编辑人员:马荟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