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种衣剂已成发展重点,加强更多新化合物的登记应用才能赢得市场

发布时间:2024-5-22 10:13:55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朱蓓蓓

粮安天下,种筑基石。当下种衣剂已发展成为农业生产中防虫治病的主流,应用种衣剂处理种子是提高种子质量、增产丰收的有效措施,是国家种子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战略突破口。近年来我国种衣剂市场取得了快速的增长,与此同时,行业对优质种子包衣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新技术的应用和新的产品也在不断涌现。那么,在新的病虫害发生趋势和环保安全政策,以及转基因即将普及的情况下,未来的种衣剂技术将会如何演变?

5月18-19日,首届农作物种衣剂发展与推广应用交流会在美丽的泉城济南盛大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农药学分会及《农药市场信息》传媒主办,并得到了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山东省农药行业协会、山东省农资协会的大力支持和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江苏艾津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爱美保集团龙灯中国等企业的大力赞助。来自全国的两百余名业界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围绕“种衣剂创新与病虫害绿色防控”共同探讨了种衣剂创新发展的一系列关键挑战和机遇,以及种衣剂的发展和创新趋势。

会议现场


中国植保学会农药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院长王鹏教授致辞


中国植保学会农药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院长王鹏教授介绍了举办本次会议的目的和意义,王院长指出,种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过去大家可能更多关注的是一些育种方面的问题,而实际上在保障我国种业安全的同时,我们种衣剂产品在这里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希望借助种衣剂会议的平台,能够推进种衣剂领域更好的发展,也更好地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我们的贡献。

《农药市场信息》传媒顾旭东总编辑主持开幕式


《农药市场信息》传媒顾旭东总编辑开场主持本次会议时谈到,种业处于农业整个产业链的源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而要使我国种业健康高质量发展,与种子密切相关的农作物种衣剂等种子处理剂产品无疑起着很关键的作用。种子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作物保护手段,以其投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大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减量增效,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种衣剂市场未来必将迎来一片蓝海。

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韩翔副总经理致辞


本次会议的冠名单位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韩翔副总经理致辞时表示,自古以来,粮安天下,种为粮先。种子实际上是我们国家农业的芯片,而种衣剂可以助力我们的种子出苗,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10年来种衣剂细分行业迅速崛起,得到了整个行业的高度的认可。作为一家中国的领先的农化企业,扬农化工中化作物一直聚焦于创新化合物的研发,这也是公司参与市场竞争、服务农业的根本。2024年是中国的转基因商业化的元年,在这个过程中,转基因作物的应用将会给种衣剂带来非常大的市场机会。而在种衣剂的推广应用中,数字化运营也非常重要。我们每一个农业人,尤其是做种子处理剂的企业,要利用好这样数字化的一些工具,才能更好地把我们的产品推到市场上去,来更好地促进我们中国种衣剂事业的发展,从而为我们中国的农业贡献我们自己微薄的力量。

艾津集团总裁周桂东总裁致辞


江苏艾津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023年销售额近14亿,位居全国农药行业制剂销售第6名。艾津集团总裁周桂东总裁致辞时表示,艾津一直致力于成为种苗健康领域的领跑者。近年来,艾津启动了制剂技术第二曲线的迭代升级,2022年,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成立了种子健康研究院,整合双方技术资源,不断进行创新研发。江苏农垦是公司的战略投资方,有大量的种植基地,可以更好地支撑支持艾津的种子处理剂事业。未来,公司仍将坚持以创新研发为核心竞争力,深入场景,以专业的技术服务和优质的作物解决方案切实解决农户在生产中的应用痛点,以种衣剂的产品开发和生测示范为战略方向,深度挖掘种苗健康领域,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近年来种衣剂迅速崛起,但产品研发和登记依然跟不上病虫害发生的速度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药效评审处林荣华处长作“我国种衣剂登记管理现状及趋势展望”报告


农药产品登记证件是制剂企业的核心资源,证件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彰显出企业的实力,因此种衣剂产品的登记情况也是备受关注。会上,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药效评审处林荣华处长分享了如何更好地把握种子处理剂产品登记政策,并通过登记现状准确的分析帮助企业未来在登记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从而提高登记效率。

据林荣华处长介绍,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登记农药产品总数4.66万余个(含卫生用药产品)。其中登记种子处理剂产品1430个,占农药登记数量的3%,涉及企业472家。近年来,种子处理剂产品登记方面以单剂为主,混剂占比增幅显著;登记品种结构相对丰富,新品种增加不够快;登记作物相对集中,小宗作物用药上升;高毒农药基本被淘汰,对于种衣剂要关注对土壤带来的风险。

从种子处理剂的有效成分来看,登记数量较多的有咯菌腈、噻虫嗪、福美双、苯醚甲环唑等,林处长也指出克百威面临淘汰,相关替代产品的登记需要发力。此外,希望大家在研发相关种子处理剂产品的同时,将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放在重要位置进行考虑。

林处长表示,未来种子处理剂登记需要关注四点:一是近年来新型病虫害频发,如小麦茎基腐病、玉米南方锈病等,导致种子处理剂品种需求日益增长。二是在种子处理剂产品登记过程中要明确防治对象,延长药剂持效期。三是剂型按照国标执行,提升产品质量。四是关注土壤生态的影响,降低环境风险。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张帅处长作“粮食作物种子处理技术探索与实践”报告


近年来,我国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发生比较严重,而种子处理剂可以有效解决该方面问题的省力措施。种子处理剂在作物萌发和生长初期用药,具有高效、经济、环保、持效期长、便于机械化作业等诸多优点,是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的重要方式。

据统计,2023年全国农作物种子处理的面积近14亿亩次,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0%,占到全国病虫害防治面积的24%。其中,小麦、玉米种子处理面积较大,大豆面积较小。随着优质杂交稻和常规水稻撒播技术的推广,以及旱稻的推广,水稻市场预期未来看好。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推动了企业在大豆种衣剂上的立项,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张帅副处长提醒大家要重点关注大豆的种子处理技术。

张帅处长表示,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绿色环保、农药减量技术措施,希望和广大企业共同合作,筛选出更多高效药剂,共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我们的积极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吴学民教授作“国内外农作物种衣剂研发进展与趋势”报告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格局的发展改变,农药制剂产品也在不断变化。种衣剂作为省力化制剂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农业大学吴学民教授针对国内外种衣剂研发进展与趋势进行了分享。

据吴教授介绍,2022年,全球种子处理剂市值约61亿美元。2008年到2012年,我国种子处理剂市场从8亿元快速增长到16亿元;2013年到2023年,种子处理剂市场从16亿元迅速升至24亿元。国内种子处理剂生产公司目前约170家,截至2024年5月,登记的产品有1097个。针对蔬菜等高附加值种子,缺乏相应的种子处理剂产品。

吴教授还以种子丸粒化技术为例,分享了新型种子处理剂研发方面的经验和建议。种子丸粒化是在种子包衣技术基础上产生的种子包衣技术,始于上世纪20年代,指填料在粘结剂作用下粘结在种子表面,主要是为了改善种子的外形,使种子体积显著增大,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的丸粒,使种子易于机器播种。吴教授结合个人的研发经验就种子丸粒化特点、填料的选择、黏结剂的选择、植调剂和植物生物刺激素的选择、种子丸粒化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述。

吴教授认为种衣剂是农药制剂研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未来种衣剂市场将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甚至超过整个农药制剂的增长水平。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丑靖宇博士作“国内种子处理剂应用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报告


尽管我国种子处理剂发展相对较晚,但从2010年至今,我国种子处理剂发展速度非常快,是我国种衣剂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丑靖宇博士通过案例重点描述了种子处理剂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并指出了种子处理剂常见的六大问题:一是登记问题。新农药管理条例规定混合制剂总有效成分最多3个,不利于了种子处理剂向多功能发展。二是安全性问题。特别是在逆境条件下对幼苗的安全性,需要深入研究。三是包衣设备。包衣机械无统一标准,部分作物仍然以农民、经销商包衣为主,没有完全实现种子包衣规模化生产。四是质量问题。市场销售的农药质量参差不齐,种子处理剂良莠不齐,许多产品的质量有待提高。五是评价体系和标准。种子处理剂质量、应用性能和种子健康标准方面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有待完善。六是应用推广问题。农民对于种子包衣技术认识还需要提升,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丑博士还谈到了种子处理剂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可以开展长效缓释型种子处理剂、纳米型种子处理剂、种子处理剂新型专用助剂的开发等新制剂技术研究;二是针对新活性组分的研发,包括不同作用机制化学农药开发为种子处理剂,生物农药用于种子处理剂的开发(目前生物抗线虫种子处理剂是研究热点),赋予“安全、抗逆、植物健康”功能的免疫诱导剂在种子处理剂种的应用等;三是关于多功能制剂的开发,目前种子处理剂的功能主要仅限于生物胁迫即病虫害的基本防治,需要加强种子处理在非生物胁迫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包括低温冻害、干旱、涝渍、土壤盐渍化以及土壤除草剂残留药害。丑博士表示,只有不断跟上发展的潮头,我们的农药制剂研发才能跟上整个时代的进步。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情报事业部蔡志勇总监作“农作物种衣剂专利分析”报告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情报事业部蔡志勇总监针对全球种衣剂相关专利,并对领域专利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包括种衣剂的领域专利现状、发展趋势、业内竞争、创新热点领域及概念等,使大家更全面地了解种衣剂相关的产品/技术创新发展情况。

蔡志勇老师按照短期(1-5年)、中期(6-10年)和长期(10年以上)对全球种衣剂相关专利的存活期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总体而言,种衣剂相关专利的存活期分布呈现出短期数量多、中期数量少、长期数量居中的特点。短期专利数量占比超过50%,表明大部分种衣剂专利的生命周期较短。长期专利中,维持20年的专利数量最多,反映出一部分种衣剂专利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价值。2014年至2023年全球种衣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趋势显示出该领域在经历了一段快速增长后,可能正在进入一个相对平稳或调整的阶段。

从种衣剂专利区域来看,我国优势比较大,专利总数占据了半壁江山,整体来看:

中国在种衣剂专利申请方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专利申请量远超其他国家。我国目前有效的种衣剂专利共2859件,其次是美国652件,欧洲319件,韩国254件。从专利权人排名可以看出,江苏龙灯在种衣剂里面目前有效专利达到119件,可以看出龙灯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研发投入。从整个技术竞争和市场格局来看,种衣剂市场竞争比较激烈。

 种衣剂企业如何赢得未来? 

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张宝强经理作“如何做好种衣剂及成膜剂产品质量管控与服务”报告


作为国内领先的农化科技公司,中化作物的业务领域包括种衣剂、除草剂、杀虫杀螨剂、杀菌剂、植物营养系列、助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6大品类,业务覆盖全国,立足于自主创制化合物研发,致力于将中国农化领先科技、创新理念、优质服务一体化,成为客户最满意的高效农化营销服务平台,助力实现中国乡村全面振兴。

据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张宝强经理介绍,近年来,中化作物种衣剂产品登记数量遥遥领先,并且拥有非常丰富的种衣剂产品组合,尤其在玉米、小麦、水稻、大豆、花生、棉花、马铃薯等作物上产品丰富,性能卓越,产品包括爱米乐®、奥佳乐®、适立莠®、金达®等。

此外,成膜剂的选择应用是种衣剂产品优劣的关键所在。会上,张经理从产品经理的角度重点分享了种衣剂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成膜剂产品质量管控与服务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张经理表示,未来中化作物丰富的产品体系将助力中国种业健康绿色发展。

江苏艾津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技术事业部石伟山总经理作“构建种衣剂技术体系,绽放种苗健康新‘津彩’”报告


江苏艾津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技术事业部石伟山总经理表示,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应用场景驱动,这就是艾津作物的核心竞争力。正因如此,艾津的产品和销售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种衣剂是先进植保理念的一个重要实践,相当于给种子上了保险。石总表示,种子是农业的性命,而使我国种子健康更高质量发展,与种子密切相关的农作物种衣剂无疑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就是要成为作物早苗健康管理体系的领跑者。

针对种衣剂技术开发和应用中的痛点,艾津构建出一套独有的种衣剂技术开发体系。除核心技术外,艾津作物目前在大豆、马铃薯等种衣剂产品上已展开大量布局。会上,艾津作物不仅带来了种衣剂创新产品,还隆重推出艾津种衣剂新品牌——艾津津彩?,开启持续在作物苗期健康管理细分领域深耕的新政策。下一步,艾津作物将持续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服务等举措,让艾津津彩?种衣剂迎来更璀璨的绽放!

美爱保集团龙灯中国商务市场部总监周耀振作“关注种子健康需求,支招病虫害防治”报告


随着农户需求的多样化,确保每一粒种子的健康生长则成为种企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对种子环节的良好处理,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对后期作物生长的影响,减少农民用药和人工成本,从而实现种子的增值服务。

美爱保集团龙灯中国商务市场部总监周耀振表示,龙灯中国种衣剂聚焦种子处理关键技术,致力于提供高性价比种子处理方案,为种业客户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目前公司主推产品有捕卡威®、聚满福®、优伴®、喜苗士®等,其中捕卡威®(吡虫啉+硫双威)是克百威禁用后的首选药剂,对玉米“君子兰苗”防效达96%以上。

 筑好粮食生产第一道防线,种衣剂推广应用意义重大 

对水稻、玉米和小麦等种植作物而言,土传病害的发生对其生产影响很大。病原物生存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根部茎部侵染作物引起的病害,在土壤中存活,并在土壤中传播。在种子萌发前使用种子处理剂,可以预防土传和种传病虫害的发生,大大减轻中后期的防治压力、用药成本和人工成本。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植保技术专家董玉国老师作“水稻种传土传主要病害及干籽育秧技术”报告


水稻土传和种传主要病害主要有水稻恶苗病、绵腐病、立枯病、水稻干尖线虫病等,水稻播前做好种子药剂处理工作,能预防和控制这些种传土传病害的发生,减轻后期防治压力,同时能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培育壮苗。

具体病害防治方面,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植保技术专家董玉国老师谈到,水稻恶苗病可以使用62.5克/升精甲?咯菌腈或200克/升氟唑菌酰羟胺种衣剂产品进行包衣防治,水稻绵腐病可用精甲?咯菌腈进行种子包衣,水稻立枯病可用11%精甲?咯?嘧进行种子包衣,干尖线虫病可用16%咪鲜杀螟丹、17%乙蒜素杀螟丹浸种。

除了指导大家如何进行水稻种传土传主要病害的防治,董玉国老师还重点介绍了干籽育秧技术,其具有出苗整齐和能够提高出苗率与成苗率,防病(恶苗病、绵腐病、立枯病)效果好,秧苗素质好(根白、根系发达、盘根好),早返青、早分蘖等优点,可以说是开启了水稻育秧新时代。

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石洁研究员作“玉米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发生状况及种衣剂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报告


我国是玉米种植大国,玉米种植面积十分广泛。但是近年来受自然灾害频发,以及病虫害的影响,导致玉米生产受创。我国常见的玉米土传病害包括丝黑穗病、根腐病、茎腐病、纹枯病、线虫矮化病等,由于土传病菌能在土壤中存活多年,给防治带来了较大困难。近些年来,玉米的土传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成为玉米稳产、高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石洁研究员认为,种子包衣是玉米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策略,因为种子包衣具有降低成本、减少投入、便于操作等优点。石洁研究员还详细介绍了我国玉米种衣剂使用情况和以及推广应用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治解决方案,具有一定实际指导意义。

针对玉米丝黑穗病,可以使用的有效成分包括萎锈灵、福美双、三唑酮、戊唑醇、烯唑醇、苯醚甲环唑、灭菌唑、种菌唑、嘧菌酯、氟唑环菌胺、氟唑菌苯胺、四霉素等,其中戊唑醇使用最普遍;对于玉米根腐病,可以使用的有效成分包括福美双、克菌丹、萎锈灵、咯菌腈、精甲霜灵、种菌唑等,其中福·克使用时间最长;对于玉米茎腐病,可以使用的有效成分包括福美双、克菌丹、萎锈灵、多菌灵、甲霜灵、三唑酮、咯菌腈、精甲霜灵、戊唑醇、种菌唑、灭菌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咪鲜胺铜盐、噻呋酰胺、噁霉灵等;对于玉米纹枯病,目前登记药剂较少,种子处理剂可以使用噻呋酰胺;对于玉米线虫矮化病,目前无登记药剂,可以使用克百威、氟吡菌酰胺、噻唑膦等进行防治。

地下害虫防治方面,地老虎可用克百威、辛硫磷、毒死蜱、吡虫啉、噻虫胺、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氯氰菊酯等药剂防除,金针虫可用克百威、辛硫磷、毒死蜱、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等进行防除,蛴螬可以用克百威、辛硫磷、毒死蜱、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进行防除。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齐军山研究员作“小麦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发生状况及种衣剂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报告


近年来,小麦土传病害呈加重趋势,已成为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限制因素。小麦上常见的土传病害有茎基腐病、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等4种,造成苗期死苗、后期白穗。其中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一直备受大家关注,轻则减产5%-10%,重病田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而相关登记防治药剂较少,目前市场上仅有咯菌·噻虫胺和丙硫菌唑·戊唑醇2个登记品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齐军山研究员表示,种子处理剂是解决小麦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截至目前,仍在有效期内的种衣剂登记产品共有355个,涉及70种药剂、11个剂型、40种有效成分、43种靶标。其中排名前5位的有效成分分别是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吡虫啉和戊唑醇。齐军山研究员提醒广大企业,在小麦种子处理剂研发和登记时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布局。

 种衣剂产品如何顺利取得登记?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深圳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唐浩平作“种衣剂登记否决意见分析及化合物、作物布局”报告


产品登记是一个系统且细致的工作,随着农药登记制度的不断完善,影响种衣剂登记能否顺利下证的因素越来越多,而登记产品能否按期下证,也会影响企业的战略发展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为此,深圳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唐浩平老师从实战到微观,分享了种衣剂产品登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他还重点梳理了值得关注的种衣剂化合物,如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硫双威、氟唑环菌胺、氟吡菌酰胺、丙硫菌唑等相关产品信息,对于其他企业后续产品的登记、化合物的选择将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

此外,现在生物制剂发展十分迅速,未来将对我们化学农药带来一个很好的补充,甚至在某些方面会引领我们农药的发展。所以,唐老师在生长调节剂(生物刺激素)以及微生物菌等在种衣剂领域的应用也做了很好的归纳,对后续登记的企业产品选择方面将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农药行业独立咨询师秦恩昊老师作“国内外种衣剂的市场发展及前景展望”报告


当前,种衣剂的发展日益呈现出低毒高效、精确使用以及预防为主等趋势。农药行业独立咨询师秦恩昊老师从产品登记和布局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了国内外种衣剂市场发展前景。

过往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观察到“从单一成分到多元成分”、“从单剂混用到多元混剂”的发展趋势。为此,通过国外多元种衣剂登记发展趋势对中国农药登记管理的启发,秦恩昊老师建议进一步开拓国内种衣剂的多样性和应用场景,在确保作物安全的前提下,建议有条件地允许四元及以上混配种衣剂登记;同时在推广过程中关注多元混配种衣剂的使用效果;对于农业生产推广中,以及国外作物保护方案中常见的杀虫剂组合和杀菌剂组合,应该鼓励企业通过多元混配的方式,提高单品的防治效率;完善评价制度,在评估中以确保作物安全,用药安全,环境安全;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种衣剂,特别是多元种衣剂评估中的管理经验;对目前国内二元单一功能种衣剂混用的情况,应当加强管理,对相关的用药风险通过推广体系对广大用户进行告知,以规避用药风险;通过推广经过评估的安全有效的多元种衣剂,改善种衣剂领域的用药风险,提高用药效率。

 对于种衣剂推广,包衣机为何如此重要? 

原先正达种衣剂总监、现领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运营顾问邓吉老师作“种子包衣机发展与应用浅析”报告


对于种衣剂推广,包衣机为何如此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同喷雾器对于农药,种子包衣机是实现种子包衣,保障安全与药效的基础之一。原先正达种衣剂总监、现领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运营顾问邓吉老师表示,包衣机的发展与种衣剂推广相辅相成,种衣剂的快速应用为包衣机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包衣机的创新也为种衣剂应用范围和用户拓展提供保障。包衣机可以满足不同种子在短期内包衣需求,节省包衣人力,推动种衣剂渠道应用,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种子处理模式。

目前市场种子包衣机市场挑战仍然很大,如对种子包衣加工认知普遍不足;包衣机门槛低,使用频次低,质量参差不齐;适用于大种子包衣量且便于移动的机器少。针对家庭农场和小型种业的高通量机器少等。因此,邓吉老师建议,对于种子处理机械,应加强相关机械的开发,以配合种子处理的快速发展,如一些具有新技术、新概念的拌种机器。围绕种子和种衣剂,打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种子包衣机。

 种衣剂市场竞争激烈,或可利用新营销寻求突破 

《农药市场信息》传媒新营销架构师李科成老师作“种衣剂企业如何借助新媒体为营销赋能”报告


2024年整个农药行业从上到下都在谈“内卷”:产品内卷、价格内卷、市场内卷、团队内卷、用户内卷……种衣剂市场也不例外!那么种衣剂生产企业如何借助新媒体工具为营销赋能?《农药市场信息》传媒新营销架构师李科成老师表示,或可通过新媒体组织观摩会、提升品牌曝光、进行产品招商、打造个人IP等,开辟新赛道,发现新商机。

目前种衣剂企业还没有在视频号上发力,李老师建议大家2024年一定不能错过视频号,通过微信的生态圈可以打通私域和公域的界限。此外,企业产品经理一定要掌握用户思维,通过技术的角度做新营销或可事半功倍。

聚势而为的首届农作物种衣剂发展与推广应用交流会虽已落幕,但是种衣剂的创新发展不会止步。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种子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种衣剂的发展也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互动抽奖环节,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韩翔副总经理、张宝强经理为幸运儿颁奖


互动抽奖环节,江苏艾津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技术事业部石伟山总经理为幸运儿颁奖


企业展台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


企业展台上的种衣剂产品


作者为《农药市场信息》纸媒部负责人


编辑人员:马荟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