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褐边绿刺蛾对果树的危害与综合防治

发布时间:2022-9-19 17:09:44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农村局 王迪轩 郭赛 陈丽妮

褐边绿刺蛾,又名黄缘绿刺蛾、绿刺蛾、青刺蛾、褐缘绿刺蛾、四点刺蛾、曲纹绿刺蛾,俗称洋辣子;属鳞翅目,刺蛾科;能为害桃、李、杏、樱桃、苹果、枣、酸枣、梨、山楂、梅、栗、柑橘、石榴、核桃、柿等果树,也为害桑、柳等林木。该蛾的幼虫在湖南益阳俗称活辣子,人一旦不小心碰到,身上产生奇痒刺痛,由于幼虫一般躲藏在叶片的背面危害,因此防不胜防。6-9月是幼虫的危害期,近日笔者在赫山区和资阳区调查了解梨树的生长情况,发现褐边绿刺蛾已开始危害,个别严重的已食害叶片仅剩叶脉,应配合防治其他虫害及时防控。

一、 为害特点

以幼虫取食果树叶片(图1)。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形成网状透明斑。幼虫长大后分散取食,将叶片食成缺刻或将全叶吃光仅留叶脉(图2)。

二、 形态特征

1. 成虫 成虫(图3)体长约16mm,翅展约39mm。胸部背面为绿色,中央有1条褐色纵带,腹部背面灰黄色。前翅中间部分为绿色,翅基与外缘均为褐色,后翅灰黄色。雌虫触角褐色丝状,雄虫触角基部2/3为短羽毛状。

2. 卵 扁椭圆形,长1.31.5mm,数十粒排成卵块。初产时乳白色,渐变为黄绿至浅黄色。

3. 幼虫 初孵幼虫黄色。老熟幼虫(图4)体长2427mm,身体翠绿色,背线黄绿至浅蓝色。前胸盾片上有1对黑斑,中胸至第八腹节各有4个瘤突,上生黄色刺毛束。腹部末端有4个蓝黑色毛瘤,腹面绿色。

4. 蛹 卵圆形,长13mm,黄褐色。蛹外包有暗褐色,长约15mm的丝茧(图5)。

三、 发生特点

我国由北向南,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和浅土层内结丝茧越冬。5月化蛹,5月下旬羽化为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成虫产卵于叶片背面,数十数排列成块。初孵幼虫聚集取食叶片,长大后分散,幼虫为害期为6-9月。10月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

四、 综合防治

1. 农业防治 幼虫发生期,田间发现后及时摘除带虫枝、叶,集中杀死幼虫,效果明显。

2. 物理防治 5-8月,利用绿刺蛾成虫的趋光性,田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 化学防治 发生数量少时,一般不需专门喷药防治,可在结合防治梨小食心虫、潜叶蛾、卷叶虫时兼治。低龄幼虫不抗药,喷洒一般常用菊酯类杀虫剂,或1%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000~1500倍液,或10%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除虫菊素乳油1000倍液,或25%阿维·灭幼悬浮剂2500倍液等防治。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