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大学揭示吡咯烷酮类除草剂的选择性生物降解机理
发布时间:2025-4-9 15:21:13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郑庆伟
近日,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绿色农药环境与生态安全风险评估团队分别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 》(中科院一区TOP/IF="9.7)和《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中科院二区TOP/IF="6.2)期刊上分别发表题为“Efficient biodegradation of flurochloridone herbicide by Streptomyces parvus strain F-G-2 and its degradation mechanism”和“Degradation kinetics, pathways,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and toxicity assessment of fluorochloridone in agricultural soils”的研究论文。
该项研究成功解析了新型除草剂氟咯草酮在高原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归趋,揭示了吡咯烷酮类除草剂的选择性生物降解机理,所获得的高效降解菌株可通过生物强化修复的方式,规模化的应用于修复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尤其适用于生态脆弱的青藏高原地区。所开发的α/β水解酶等工具酶可优化用于工业级降解剂合成,拓展了农药污染治理技术。为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该研究得到了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基础研究(面上)项目的支持。
编辑人员:马志铭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