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吡脲,在农业生产中到底应该如何应用?
氯吡脲又叫吡效隆、膨果龙、膨大素、膨大剂等。是一种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尿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它的活性非常高,是普道的6-苄氨基嘌呤的10到100倍。它属于第二代高活性的细胞分裂素(第三代细胞分裂素是噻苯隆)。
一、氯吡脲的使用机理
氯吡脲也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的是它是具有糠氨基嘌呤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是促进细胞分裂活性最高的一种人工合成的糠氨基嘌呤,市面上也有叫吡效隆、脲动素、调吡脲等等。其具有细胞分裂的活性,施用后可增加细胞数量,促进细胞的分裂、扩大、伸长等。增大果实,促进果实膨大和保鲜等。还能促进组织分化和发育,打破侧芽休眠,提高花粉的可孕性,促进坐果的同时防止果实及花的脱落,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和早熟。延缓作物后期叶片的衰老,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等等。
二、 氯吡脲的使用特点
1、促进作物茎、叶、根、果的生长。如:用作烟草种植可使茎粗枝壮,叶片肥大等。
2、提高坐果率,促进结果。可以增加西红柿、茄子、苹果等果品的产量。
3、彭大果实.能有效促进果实后期生长、膨大、提高果实产量、提早成熟上市。
4、保鲜.可以防止蔬菜叶绿素的降解,延长保鲜期。
5、促进植株愈伤组织的生长。
三、氯吡脲常用的剂型
氯吡脲剂型较多,常用的有0.1%的氯吡脲可溶性液,0.3%、0.35%、0.5%的赤霉氯吡脲可溶液(一般常用于西瓜、黄瓜、番茄、葡萄、猕猴桃、苹果、梨、柑橘上居多,蔬果常用等)。
四、氯吡脲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氯吡脲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幼果的细胞分裂期,采用0.1%的氯吡脲1500倍到2000倍喷雾,配合高磷钾或者是高钙硼的叶面肥一起施用,一般间隔20到30天喷第二次,连喷施二次效果显著。
1、氯吡脲是活性极高的细胞分裂素,在用量极低的情况下就能发挥作用。
2、由于使用了氯吡脲,促进了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膨大,从而也加速了细胞的分裂和膨大速度缩短瓜果的膨大期,从而导致瓜果等膨大植株消耗的养分也相应的会更多,故建议在施用氯吡脲的同时,需要地面补充作物的有机和无机营养,特别是补充细胞分裂所需的氮、磷、钾、钙、镁等元素。
3、使用氯吡脲时严格遵照使用说明施用,不能随意增加使用浓度和使用频率。
目前在应用上,在果实膨大提高坐果率以及产量上应用的是比较多的。如:苹果、葡萄、西瓜、草莓、黄瓜、柑橘、猕猴桃等等,都有应用。但是也有不少种植户说用了会形成空心、畸形果,这个东西不是不安全,但凡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有一个正常的使用范围,目前我接触的作物,正常计量,正常倍数使用是没有出现空心,畸形果的。但是氯吡脲呢,浓度如果过高的确会出现空心,畸形果的情。
有些种植户说氯吡脲在其他国家被限制使用,在我的这里却被滥用,尤其是猕猴挑上,滥用导致商品性差,卖不上钱。其实猕猴桃在援粉不良时,果实内部种子数量少,产生内源激素不足,就会导致畸形,果实长不大,甚至是落果。猕猴桃除了自然授粉之外,人工授粉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新西兰猕猴桃之所以不用膨大剂,也就是氯吡脲的重要因素:重视自然授粉的前提下,极其重视人工授粉。而目前我的大多数种植户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所以氯吡脲就用得多一些。
有些种植户么为用了氯吡脲会造成早衰,针对这一问题:很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的时候,是要保证作物的营养跟上的。作物本来就很弱势,你非要让它使劲长,那它肯定早衰。
营养要跟上。植物生长调节剂用得好,作物的长势和产量就会好。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