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森联:未来或将替代其他保护性杀菌剂
2019年5月百菌清在欧盟正式被禁用;2021年1月代森锰锌也永久走下了欧盟的舞台。
在杀菌剂使用中,与内吸治疗性杀菌剂的单一作用位点相比,保护性杀菌剂由于多作用位点可长期使用而没有抗性产生。且保护性杀菌剂往往具备更广的杀菌谱和更长的持效期。尤其代森锰锌上市60多年来长盛不衰,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杀菌剂之一。但随着欧盟对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的禁用,其他国家如巴西、印度、越南对代森锰锌的拟禁用,不禁让大家思考谁将是下一个保护性杀菌剂主流化合物呢?
代森联(通用名称:Metiram)是代森系列的老品种,结构式如图1。其他名称:Polyram、Carbatene、品润、代森连、乙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1958年由BASF AG(现在的BASF SE)在德国开发。化学名称: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聚(亚乙基秋拉姆二硫化物)。
图1代森联结构式
作用机理
代森联是一种有机硫类广谱保护性低毒杀菌剂,属病菌复合酶抑制剂。喷施后在植物表面形成致密保护药膜,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使用安全,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通过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干扰芽管的发育伸长而达到防病作用。
作用特点
代森联对卵菌纲真菌引起的各种病害有很好的防效,主要用于防治蔬菜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是防治西红柿早疫病和马铃薯晚疫病较理想药剂,防效分别为80%和90%左右。对代森锰锌产生抗性的病害,改用代森联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一般作叶面喷洒,隔7-10天喷1次,也可用作种子处理。
主要防治对象:梨黑星病,柑橘疮痂病、溃疡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葡萄霜霉病,荔枝霜霉病、疫霉病,青椒疫病,黄瓜、香瓜、西瓜霜霉病,番茄疫病,棉花烂铃病,小麦锈病、白粉病,玉米大斑、条斑病,烟草黑胫病,山药炭疽病、褐腐病、根茎腐病、斑点落叶病等。
作用特点:
杀菌谱广。
代森联是一种多效络合的触杀性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病害;
种子处理可以防治猝倒病、根部腐烂等种子和根部病害。
含锌量高,具有明显的叶面增绿果面鲜亮效果。
代森联含18%的锌(代森锰锌含锌量2.55%、代森锌含量8%),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增加光合作用,可改善果蔬的色泽,使水果蔬菜色泽更鲜亮,叶菜更嫩绿。
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
与各类代森锰锌相比,对瓜类霜霉病的防效明显突出,并可减少对有益捕食性螨的杀灭作用。
不易产生抗性。
该药为多酶抑制剂,干扰病菌细胞的多个酶作用点,因而不易产生抗性。
安全性好,适用范围广。
适用于大部分作物的各个时期,许多作物花期也可使用。
国内登记
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至2023年6月13日,我国代森联登记的有效证件有86个,其中,原药6个,单剂14个,复配制剂66个。单剂主要为70%WP/WG,复配主要是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其他还有与醚菌酯、烯酰吗啉、霜脲氰等的复配。登记主要是在果树、蔬菜等防治炭疽病、霜霉病、晚疫病等,使用方法为喷雾。登记的主要剂型为水分散粒剂。
国际市场分析
代森联的生产出口主要是德国(80%)、其余由中国(11%)、法国(3.25%)、美国(2.03%)等。
进口主要有印度(51.46%)、巴西(12.23%)、土耳其(7.98%)、墨西哥(5.85%)、秘鲁(4.52%)、美国(3.19%)、越南(3.06%)、哥伦比亚(2.93%)、巴基斯坦(2.53%)、智利(1.73%)等。
可混配有效成分
代森联是非内吸性杀菌剂,目前常与吡唑醚菌酯、霜脲氰等杀菌药剂进行复配。整理国内目前对代森联混配研究,具体如下:
异菌脲和代森联的杀菌组合物。异菌脲和代森联的重量比是1:90~90:1,优选为1:60~60:1。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油悬浮剂、干悬浮剂、悬乳剂、烟雾剂剂型。除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安全性好。本组合物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代森联和春雷霉素、四氟醚唑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应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环唑醇与代森联,其中环唑醇与代森联的重量比为1∶1~1∶70,有效活性成分加入助剂及赋型剂制成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主要用于防治作物的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轮纹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
二氯噁菌唑和代森联组合物。二者重量比为190:901,重量百分含量1%90%,优选为20%75%,其余为适宜的已知助剂及赋形剂,该组合物可配成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本组合物对卵菌纲病害如霜霉病、疫病等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氟吡菌胺和代森联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氟吡菌胺2~50份、代森联2~85份。本组合物,具有延缓抗药性、杀菌效果好、低毒、使用剂量小、不污染环境、低残留等优点。应用于农作物杀菌领域,达到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和防治已产生抗药性的病菌目的。
氟啶胺和代森联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氟啶胺与代森联的重量比为1~70:1~50。该杀菌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禾谷类、瓜果或蔬菜作物的真菌病害,尤其可以用于防治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青霉病、疫病、叶枯病、锈病、霜霉病、疮痴病、褐斑病、立枯病、灰霉病的杀菌药物。该组合物具有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扩大了防治谱,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降低了应用成本,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单剂使用。
前景展望
代森联与代森锌、代森锰、丙森锌、以及代森锰锌,同属于FRAC编码中的M3组乙撑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EBDCS)。同组成员代森锰锌的禁用,极有可能抢占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另一个原因是目前新化合物的推出速度明显放缓,治疗性杀菌剂单一位点易产生抗药性,需要多位点杀菌剂与之复配延长其生命周期。综上,代森联恰逢其实。
但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一点是2023年 4月27日,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 )就活性物质代森联的农药风险评估发布同行评审结论。这些结论是在评估代森联作为葡萄和马铃薯上的代表性用途杀菌剂的基础上得出的。报告对该活性物质的理化、哺乳动物毒性、环境行为、环境毒性、内分泌干扰效应等数据进行科学评审,介绍了适用于监管风险评估的可靠终点,列出了监管框架要求的缺失信息。目前EFSA得出的最重要初步结论是,代森联符合人类甲状腺(T)模态的内分泌干扰物标准(关键关注领域)。因此对于代森联我们仍然需要多多关注。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