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药使用与植保技术问与答
问:杂交籼稻已播种下去5天,稻苗有2厘米高,田有些高低不平,局部地方有浅水,请问能否用吡嘧磺隆封闭除草?
答:吡嘧磺隆在直播稻田使用,水分管理的具体方案需根据施药时期而定,施药时田间呈湿润状态或有薄水层,施药后保持土壤湿润或有薄水层。在稻苗立针后,田水如果不淹秧心,可以使用吡嘧磺隆封闭除草,纯药亩用量不宜超过1.5克。不同品种的水稻对吡嘧磺隆的耐药性有较大差异,早稻品种对其耐药性好,晚稻品种对其相对敏感,籼稻比粳稻敏感。吡嘧磺隆应尽量避免在水稻芽期施用,宜在水稻萌芽前或立针后使用。水稻芽期施药或用量过大时易产生药害,症状主要为生长停滞、稻株矮、黄化、白根少、分蘖和封行推迟。受害轻微的能很快恢复生长,不影响产量。
另外,水稻立针后合理使用吡嘧磺隆、氯吡嘧磺隆等药进行土壤封闭处理,通常对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有较好防效,对稗草也有一定防效,但对其他种类的禾本科杂草基本无效,宜加用登记用于直播稻田、秧田如有安全剂的300克/升丙草胺乳油、600克/升丁草胺水乳剂兼除禾本科杂草,也可以直接选用相关混配剂,如吡嘧·丙草胺、苄嘧·丙草胺、35%丙草·嘧草·吡嘧可分散油悬浮剂等。
问: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莠去津、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这3种常用配方各有什么优缺点,如何选择?
答:烟嘧磺隆+莠去津。该配方一般有24%烟·莠和34%烟·莠,其中烟嘧含量均为4%,莠去津有20%含量和30%含量2种。该配方能防除大部分玉米田杂草,如马唐、苋菜、鸭跖草、稗草等,但对芦苇效果一般。该配方的优点是价格便宜,缺点是死草慢,有些地区且杂草对其抗性大,效果不理想。
硝磺草酮+莠去津。该配方对于大部分玉米田的圆叶叶草、尖叶草和莎草也都能防除,但对芦苇效果一般。硝磺草酮+莠去津的优点是见效快,施药后1个星期左右,基本就能看到杂草死亡或叶片失绿变黄开始死亡,缺点是价格比烟嘧磺隆+莠去津稍微贵点。另外,喷药时若操作不到位,杂草后期容易反弹复发。
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该三元复配的药剂,近几年市场上比较比较流行,老百姓也比较喜欢使用。常见含量有28%(2.5%烟嘧+5.5%硝磺+20%莠去津或3%烟嘧+5%硝磺+20%莠去津)、36%(4%烟嘧+6%硝磺+26%莠去津)等。它们结合了烟嘧和硝磺的优点,具有内吸触杀多种作用,除草速度快,除草更加彻底,除草谱也更加广泛,玉米田常见的大部分杂草都有较好的防效。对于比较难除的芦苇,在芦苇2~4叶期时,防治效果也不错,5叶以后再大的话,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控制芦苇继续生长。缺点就是价格比烟莠和硝磺莠要贵一些。
问:西兰花的小花蕾褪绿变灰,随后转变成灰褐色斑点,略呈水渍状,这是得了什么病?如何治?
答:疑似菜花软腐病,防治方法除轮作种植、清洁田园、高垄栽培、防涝降湿、适时浇水施肥、减少各种伤口等农业措施外,在发病后应及时清除病株,并进行化学防治。可选用20%噻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施,每隔3~4天喷施1次,连续使用2~3次;还可选用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每隔5~7天喷施1次,连续使用3~4次;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0%琥铜·乙磷铝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400倍液等,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问:夏季随着气温上升,阴雨天气的增多,加上在田蔬菜品类多,病虫害种类也很多。那么,菜农如何提早做好防治?
答:当前在田蔬菜上病虫害发生程度与蔬菜的生育期、种植方式有很大关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首先,要做好田间管理。一是合理轮作、避免重茬,同时深翻土壤;二是摘除病叶、病果、虫叶,减少菌源虫源;三是在番茄、茄子、黄瓜等大棚内悬挂黄板诱杀蚜虫和烟粉虱,减少发生基数。其次,进行化学防治。一是病害防治,重点防治大棚番茄灰霉病、露地蔬菜霜霉病、菌核病。防治灰霉病、菌核病可用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啶酰菌胺等药;防治霜霉病、疫病可用甲霜·锰锌、霜脲·锰锌、烯酰吗啉等药。二是虫害防治,防治蚜虫,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氟啶虫酰胺等药;防治潜叶蝇,可选用溴氰虫酰胺、阿维菌素等药;防治黄曲条跳甲、猿叶虫,可选用啶虫脒加苏云金杆菌,或除虫脲、氯氰菊酯等药。在多种病虫害混发情况下可选用针对性药剂混用一并防治,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问:茄子果实及果梗腐烂,病部密生灰色霉层,这是得了灰霉病么?如何防治?
答:这是灰霉病侵染导致。灰霉病病菌一般从病叶、开败的残花、病果或柱头上进行侵染,建议菜农及时将粘在果面上的残花摘除,摘下的烂果及时装到塑料袋内带出棚室,避免灰霉孢子扩散传播。建议选择唑醚·氟酰胺、啶菌噁唑、异菌脲、菌核净等药剂进行喷洒防治,来控制病情蔓延。
问:甜椒果实上出现褐色坏死斑,导致转色不均匀,有的果面凹凸不平,果实逐渐僵缩,这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答:这是病毒病危害导致,可选择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嘧肽霉素等药剂喷施缓解。对于受害果实已经失去商品性,需及时摘除,对于棚内零星发生的病毒病植株该拔除的拔除,避免传染其他健株。
问:近两年香蕉叶斑病普遍发生比较严重,如何综合预防?
答:香蕉叶斑病是一种破坏性强、传播快的真菌性土传病害,防治比较困难。蕉农除做好在冬季清园,春夏注意及时排涝和通风(不宜密植)外,还要及时清除蕉园四周杂草,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该病在湿度高和温度适宜的月份发生较为严重,以雨季和每次夏季台风暴雨过后为叶斑病暴发流行期。综合措施:除选择抗病品种和农业防治外,施用化学药剂仍是主要方式,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三唑类化合物产品,其中,丙环唑对香蕉叶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病害发生前,从春季就开始喷施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预防,同时抓住防治关键期即发病初期,交替和复配使用不同杀菌剂,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合理密植,定期修除枯叶、除草和拔去多余吸芽(生于地下球茎上的一种营养体),进行地面覆盖,保持园内通风透光;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香蕉抗病能力,也可减少香蕉叶斑病的发生。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