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治介壳虫清园与防治配方并重
2021年11月份,笔者曾撰文关于杀扑磷被禁用后,而推荐的几种防治介壳虫比较理想的杀虫剂,种植户都反映使用后效果不错。但也有种植户询问过,这些药剂在当地买不到,除了那几种药剂外,还有那些比较好的防治介壳虫的药剂或配方?介壳虫易危害哪几类果树?就此问题笔者作如下答复。
介壳虫是很多果树种植户最头疼的一种害虫,它一年四季都有发生,而且对果树的危害是全方面的,包括枝干、叶片、果实,果农每年都要喷很多药,但是效果往往不理想。介壳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康氏粉蚧、桑白蚧等。面对如此多的种类而且十分“顽固”的介壳虫害虫,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与防治呢?
一、了解各种介壳虫主要为害的果树种类
朝鲜球坚蚧 主要为害桃树、李、杏、樱桃、苹果等,聚集在寄主枝条上,终生吸取寄主汁液,使受害树生长不良;受害严重的枝条枯死,甚至整株枯死。
康氏粉蚧 为害梨、苹果、桃、葡萄等,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寄主植物的幼芽、嫩枝、叶片、果实和根部的汁液。嫩枝被害后常肿胀,树皮纵裂而枯死,前期被害呈畸形。
桑白蚧 寄主有苹果、梨、桃等,特别是桃树受害最重。此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为害,削弱树势,甚至引起枝条或全株死亡。
草履蚧 为害苹果、梨、桃等,一般若虫早春上树,群集于嫩芽上吸食,造成芽枯萎、树体衰弱,产量降低。
总之,想要全面彻底的杀灭介壳虫,最好在介壳虫长成成虫前下手,即在它卵和幼虫时期就要抓紧防治。
二、防治介壳虫的清园与用药并重
第一代若虫一般在4月下旬到6月底这个时期出现,这正是第一次防治介壳虫的最佳时机。然后再从7月中到9月底,第二代介壳虫会出现少量若虫。到了9月底之后,气温下降,介壳虫转入休眠期,就不会再危害。这两个控制虫口的最佳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如错过了以上这两个时机,那么在冬季清园的时候千万不要“手软”。
1. 正确清园:因为介壳虫会附着在果树枝干上越冬,在果树落叶后清园,需要剪掉介壳虫为害较多枝条,周围的各种杂草和枯枝、落叶、落果,一起集中园外深埋或烧毁。因为成虫有较厚壳,药剂是很难渗入虫体,清园可以使用矿物油混合毒死蜱或者石硫合剂等进行防治。由于介壳虫在果树枝叶茂盛时发生危害,采用药剂防治时受枝叶阻挡,药液不能与介壳虫充分接触,效果很差。而落叶后,少了枝叶的遮挡,药液容易接触到介壳虫,所以当下防治效果事半功倍。
2. 用药技术及配方:在过去防治介壳虫多用杀扑磷,但是该成分现已经禁用,目前防治介壳虫主要有效成分有毒死蜱、吡丙醚、噻嗪酮、螺虫乙酯等。有机硅等助剂是防治介壳虫时绝不能少的药剂,因为介壳虫外面有厚厚的蜡质层,使用渗透剂才能够使药效更好的发挥。因此,在防治介壳虫的最佳时机可采用如下有效具体配方。
配方一:高效氯氟氰菊酯+噻嗪酮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嗪酮的搭配,是目前防治介壳虫比较常用的一个配方,成本比较低。高效氯氟氰菊酯有触杀的作用,噻嗪酮可以抑制介壳虫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使其死亡,持效期长,二者搭配确实不错。
该配方对于低抗性的介壳虫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往年就难治的介壳虫,就不建议使用这个配方,目前害虫对该配方抗性比较严重,使用时可加入啶虫脒提高防效。使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500倍液,搭配25%噻嗪酮SC750倍液均匀喷雾可保证药效。
配方二:啶虫脒+吡丙醚
使用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和吡丙醚搭配防治介壳虫,也是这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防治介壳虫的组合,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有触杀的作用;吡丙醚可以抑制介壳虫的蜕皮过程,使其无法进行正常地发育繁殖,持效期长,但是死虫速度比较慢,二者搭配速效加持效,药效持续50~60天。
吡丙醚不仅能防介壳虫,还具有杀卵的作用,对蚜虫、蓟马、食心虫的虫卵都有效。除可以选择吡丙醚单剂以外,还可以选择高氯·吡丙醚、甲维·吡丙醚等复配方案更高效,防治介壳虫时,推荐使用20%啶虫脒SL1500倍液搭配10%吡丙醚EC2000倍液喷雾效果很好。
配方三:噻虫嗪+螺虫乙酯
噻虫嗪和螺虫乙酯搭配防治介壳虫是很经典的一个配方,其弊端是成本偏高。噻虫嗪是烟碱类杀虫剂,本身对介壳虫就有效,而螺虫乙酯有超强内吸性,可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介壳虫吸食植物汁液,就会中毒灭亡,二者搭配持效期比前两个配方要明显延长。
实际使用时,25%噻虫嗪WP1500倍液,搭配22.5%螺虫乙酯SC2000~2500倍液,会有不错的效果。
配方四:氟啶虫胺腈+菊酯类杀虫剂
随着杀扑磷的禁用,氟啶虫胺腈已逐渐被取代用于防治介壳虫,其登记的方向是柑橘的矢尖蚧,成本比较高,但是介壳虫目前抗性一般,有不错的内吸特性,提前使用效果更好。搭配上菊酯类杀虫剂,能明显提高速效性。
使用氟啶虫胺腈防治介壳虫,推荐使用22%氟啶虫胺腈SC3000~4000倍液,外加10%顺式氯氰菊酯SC1500倍液进行喷雾,效果不错。
配方五:螺虫乙酯+吡丙醚/噻嗪酮
在一些高抗性区域,会把螺虫乙酯和吡丙醚或噻嗪酮搭配起来使用,该配方确实不错,但是缺点在于速度太慢,建议搭配菊酯类或者烟碱类杀虫剂,而且这个配方成本也非常高。
注意事项:在使用以上述配方的时候,还要注意用药方法,一方面渗透剂绝对不能少,同时要加上矿物油、植物油,因为介壳虫表面有厚厚的蜡质层,会阻挡药效的发挥;另一方面,要注意用药的时间,介壳虫刚发生的时候用药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