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俄罗斯农药市场面面观

发布时间:2014-10-30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作者:阎世江 张继宁 刘洁

中国的邻国俄罗斯是世界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随着该国种植业的不断发展,对农药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英国商业研究咨询公司公布的资料显示,俄罗斯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农药消费国。但是,与农业大国不相匹配的是该国的单位种植面积农药用量,却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可见俄罗斯农药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笔者曾于2013年赴俄罗斯作访问学者,期间利用课余时间考察该国的农药市场,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及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俄罗斯农药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农药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献言献策。
    一、 俄罗斯农药市场的现状
    1. 前景广阔
    俄罗斯被视为全球新兴的植物保护(简称“植保”)市场。数据显示,至2012年俄罗斯拥有1.216亿公顷的耕地面积,约占全球可耕面积的10%以上,仅俄罗斯小麦的种植面积就占全球约2.25亿公顷小麦总面积的10%以上;同比增长7.7%,植保市场规模超过10亿美元。对此,俄罗斯农业部官员表示:“俄罗斯拥有广阔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但农业集约化水平仍较低,只是种植面积对其产生了部分弥补作用。该区域农业领域的普遍问题是,植保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亟待提高;用于谷物和大田作物上的杀菌剂仍欠发达。”笔者在乌拉尔-西伯利亚地区进行的专业调查显示,种植户每公顷约有1500~2000卢布农药的投入,就可使春麦增产约10%。但目前,俄罗斯平均每公顷农田的农药使用量,不超过18美元,而发达国家却高达60美元。
    2. 对国外依赖性较强
    据估算,目前俄农药市场的规模约为5~6万吨/年,经销农药的企业约有80余家。但其自给自足的能力较差,有50%的农药需要进口(表1),其中德国拜耳(Bayer)、美国杜邦(DuPont)、日本爱利思达、美国陶氏益农(Dow AgroSciences)、瑞士先正达(Syngenta)、德国巴斯夫(BASF)作为全球农药领域的领先供应商,在俄罗斯占有75%的市场份额。但近年来中国本土供应商也开始崭露头角,产量日益扩大(表2)。其中,市场份额最大的当属August,笔者曾到访该企业,据企业负责人称这是俄罗斯最大的农药生产企业,建立于1990年,业务遍及俄罗斯各个地区和独联体其他国家,并在中国设有合资公司,即将入驻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地,2011年的销售额达到42亿卢布,产品涵盖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和种子消毒剂等领域的50余个品种,年生产能力已达5万吨。2012年所占市场份额高达20%。
    该公司的研发实力在俄罗斯属于领先水平,而且,该公司也是首家在中国成立合资农药公司的企业。2005年,常州沃富斯农化有限公司(Changzhou August Agrochem Company Ltd.)正式成立,主要从事新型高效的制剂和工艺的开发,并将之应用于August公司工厂的生产中。

 

3. 市场上假冒伪劣严重
  笔者调查发现俄罗斯农民所使用农药中假劣产品的比例在世界上处于最高水平。俄罗斯作物保护产品制造商联盟(RUMCPP)所作的评估显示,假劣农药所占的份额从15%增长至30%。报告指出,2012年,俄罗斯的假劣农药所占份额为10%,假劣产品的价值已达8500万美元。
  假劣农药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少有效的治理假劣农药办法,甚至靠法律也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在俄罗斯的法律中,假劣产品被定性为侵犯商标权或者是破坏环境。如果没有确定在包装上使用了他人商标,假劣产品就不可能被提起公诉。
  政府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没收的非法农药的存储和清除。俄罗斯作物保护产品制造商联盟主席表示,在俄罗斯只有一部分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公司可进行这些农药的销毁,但他们的服务费昂贵。1公斤产品的销毁费用大约是2~3 美元。
  4. 金融危机对植保市场的影响
  尽管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放缓了全球植保市场的增长速度,但信贷紧缩被认为对东欧市场,尤其是对独联体的增长带来了较大阻力。加上去年种植季节推迟、病虫灾害减少,从而降低了农药用量,使原本萎靡的农药市场雪上加霜。但俄罗斯联邦政府及时提供了财政支持,2012年,俄罗斯在农业上的投资约2000亿卢布(当前汇率,合66.02亿美元)。因此,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俄罗斯的植保市场产生太大的影响。
  其中,拜耳公司的数据反映,由于美元对卢布的强势,俄罗斯植保市场的销售额从2011年7.33亿美元的高位下探21%至2012年的5.78亿美元。但若以卢布来计算,俄罗斯植保市场的销售额即从2011年的173亿卢布增长5.8%至2012年的183亿卢布。
  二、 联邦政府对农药的管理
  随着“绿色饮食”、“无公害”消费理念的广泛普及,近年,俄罗斯联邦政府提高了农药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并对农药的使用、运输、进口、销售以及农作物的农药残留都有严格的规定。
  在农药使用方面,俄罗斯农业部每年要制定和公布允许“在俄罗斯联邦境内使用的农药和农业化学品国家清单”,只有列入清单的农药,才可以在俄罗斯境内销售和使用。
  在进口方面,联邦政府对农药的进口实施许可证管理。农药产品也必须依照“俄农药和农用化学品国家登记”法令的规定进行国家登记,同时,还需要进行俄罗斯国家标准认证(TOCTP)。目前,在俄罗斯登记的杀虫剂产品共有51种,杀菌剂49种,除草剂4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5种。
  与此同时,俄罗斯政府也在加强农药领域管理,通过打击伪劣产品来加强对专利品的保护,对登记等程序也提高了要求,使得一些非专利产品在登记环节就早早出局,农药登记成本巨大并且十分困难,这也是非专利农药商和跨国公司市场前景的分水岭之一。
  然而,这个市场中的某些领域仍旧通过软环节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如工业植被领域,每年政府仅同有关系的供应商以极低的价格签订产品供应合同,随着这些领域的细分市场伴随俄罗斯整体经济的增长,也给那些高效、技术含量高的专利产品带来了发展机遇。
  除了政府加强农药管理之外,一些跨国公司也在加强市场服务能力,加强信息沟通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如拜耳作物科学就在其公司网站上提供鉴别信息,帮助用户识别仿冒产品,还提供热线电话,收集那些购买了仿冒产品的用户的投诉等。
    三、 我国农药在俄罗斯面临的问题
  1. 中国企业需要与时俱进
   2005年以来,俄罗斯农药市场急剧增长,并保持着20%的年均增长率,同时,农药应用领域也成倍增长,预计2014年将达到6300万吨。然而,俄罗斯国内并没有坚实的农药生产基础,一半以上需要进口,而中国又是全球农药的主要来源地,中国供应商自然不会忽视俄罗斯、甚至独联体这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
  事实上,近几年,中国农药供应商在俄罗斯却频频遭遇产品质量不合格、非法入境等问题。专家分析,一方面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注重绿色无公害食品,崇尚健康饮食,因此提高了农药市场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企业本身并没有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并有效应对目标市场的需求变化。
  2. 绿色壁垒成诱因
  目前,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在使用中国农药,包括俄罗斯。2010年,中国对俄罗斯农药出口总量为1.1万吨,同比增长170.1%。然而,俄罗斯某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农民并不认为中国农药是他们的第一选择。由于中国在上世纪向俄出口大量假冒日用产品,使广大种植户对中国产的农药有看法,对中国产品缺乏认知是其中重要的原因。而作为俄罗斯官方2006年甚至出台了一条这样的法令: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特别是中国劳务生产的农产品质量,俄联邦政府明令禁止中国劳务在农作物上使用中国产农药。也就是说,从2006年开始,中国劳务在蔬菜和大田生产上,只允许使用俄方生产的农药。此项措施,一方面,对本地农产品的生产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给很多中小型农户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一项2006年的价格数据显示,如果使用俄罗斯生产的豆田除草剂,每公顷大豆田的成本约为48美元,比中国生产的豆田除草剂高2.5-4倍。
  3. 贸易方式
  根据笔者走访的农药专家分析,由于登记费用较高、流程较长、门槛较高,目前而言,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农药几乎都是通过非正常渠道到达俄罗斯,而且,也没有进行国家登记,绝大多数产品属于非法出口。而贴牌加工也是中国农药进入俄罗斯的主要手段,但这样的利润几乎微乎其微。而包装款式不够新颖、质量较差,也被认为是影响中国农药产品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俄境内的销售一般均采用赊账的方式进行,而其周期一般都在180天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中国企业的贸易风险。
    四、 对中国农药企业的启示
  面对俄罗斯这块看似美味的巨型“蛋糕”,其实中国农药生产商是既“爱”又“恨”的。如何把握其中的商机,及时调整,有效应对,成为中国企业当下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加大技术投入,实现中国创造
  俄罗斯已从政府高度控制的计划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在农药的市场管理环节上出现了部分真空,导致很多产品未经注册就流向市场,甚至可以不按标签用途来使用,而那些从印度和中国进口的非专利产品与仿制品在效力上显然无法和来自跨国公司的品牌产品相抗衡,这也是跨国公司们的制胜之处。因此中国农药企业要加大科技的投入,研发属于自己拥有100%知识产权的产品,应对俄罗斯市场,逐步淘汰非专利产品和仿制品。
  最新数据和企业反馈显示,除草剂是俄罗斯和乌克兰需求最大的产品类型,分别占这两个国家植保市场的59%和65%,特别是磺酰脲类除草剂,几乎占据统治地位,代表了总销售额的22%。因此建议中国除草剂生产企业要重视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研发和生产。
  2. 审时度势,客观分析
  中国农药企业应认真分析俄罗斯农药市场掌握市场需求信息,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遵守有关的规定,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在俄罗斯警察的眼中,中国人似乎成为了“不守规矩者”的代名词,因此在俄罗斯农药市场遵纪守法十分重要,在贸易中走白色通关,避免灰色、黑色通关。
  3. 贸易方式的转变
  贴牌加工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中国农药进入俄罗斯的主要手段,尽管这样的利润几乎微乎其微,但可以了解当地的市场积累经验,这是十分必要的,要加强与当地企业及国际大企业的合作,改变产品包装,在互联网上宣传自己的产品。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当地建立自己的经销点及售后服务机构,改变赊账的方式,降低风险。
  4. 中国贸易商,需质量先行
  归根结底,农药质量才是中国企业需要解决的本源性问题。不管是对俄罗斯或其他地区出口,还是在中国境内销售,都需要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加强产品监控和检测。站在“绿色消费”的发展起点,中国农药企业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以“质量先行”推动市场发展和建设,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为中国企业的再次腾飞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