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5亿元!年产6.677万吨精细化学品项目公示!更多农药产品新建、登记及市场动向......
编者按:如果企业是一棵大树,那么产品就是企业的根和生命之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产品的竞争。因此,如何更好地捕获、掌握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各种有价值的产品信息,如何研发、生产、登记和推广应用好一个产品,这些对企业都至关重要。我们将在每周日汇总推出行业和企业热点和重点产品有关新建、登记、市场和应用的最新动态,以供企业决策和经营。
一周农药
投资5亿元!宁夏天新药业年产6.677万吨精细化学品项目公示
近日,关于宁夏天新药业有限公司年产6.677万吨精细化学品项目在相关网站公示。
建设规模为年产2.6万吨ABL、3万吨固体甲醇钠、1万吨液体甲醇钠、770吨氢气项目以及消防应急演练中心一座。
主要建设ABL(α-乙酰基-γ-丁内酯)、甲醇钠生产车间及配套生产设施,建设消防应急演练中心一座。
α-乙酰基-γ-丁内酯是重要的医药、农药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维生素B1、延心痛、氯喹、杀菌剂丙硫菌唑、抗惊厥药物盐酸氯美噻唑、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嘧啶以及特殊医用高分子材料等。
投资8048.6万元!江苏联化年产300吨唑草酮(CAF)技改项目公示
近日,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吨唑草酮(CAF)技改项目在相关网站公示。
拟放弃现有年产500吨索酚磺酰胺项目,利用现有年产500吨索酚磺酰胺项目的生产设备进行改造,新增一条年产300吨唑草酮(CAF)生产线。
唑草酮(CAF)是由美国富美实(FMC)公司和联化科技联合开发的三唑啉酮类除草剂。是一种触杀型选择性除草剂,在有光的条件下,在叶绿素生物合成过程中,通过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导致有毒中间物的积累,从而破坏杂草的细胞膜,使叶片迅速干枯、死亡。
2022年该产品全年产量达289.32吨。本技改项目生产工艺与现有年产300吨唑草酮项目完全一致。
利尔化学年产3.6万吨农药及其他精细化学品项目(二期)竣工验收
近日,利尔化学官网公示了子公司广安利尔年产36000吨农药及其他精细化学品建设项目(二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情况。据公示公告,2024年3月12日,广安利尔化学有限公司组织有关单位及专家召开″年产36000吨农药及其他精细化学品建设项目(二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项目建设满足竣工环保验收条件,通过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此前对该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公告显示,广安利尔化学有限公司年产36000吨农药及其他精细化学品建设项目位于四川省广安市经济开发区新桥能源化工集中发展区内,占地面积400亩,总投资12028万元,将分三期建成年产36000吨农药及其他精细化学品项目。
最终形成年产农药草铵膦10000吨、敌草快5000吨、氯氟吡氧乙酸酯3000吨、三氯吡氧乙酸酯3000吨、氟环唑2000吨、丙炔氟草胺1000吨、炔草酯1000吨,及精细化学品解毒喹1000吨、氯代吡啶中间体10000吨生产能力。
其中一期工程年产草铵膦2000吨、三氯吡氧乙酸酯3000吨、氟环唑1000吨;二期工程年产草铵膦5000吨、氯氟吡氧乙酸酯3000吨、氟环唑1000吨、丙炔氟草胺1000吨、炔草酯1000吨、解毒喹1000吨;三期工程年产草铵膦3000吨、敌草快5000吨、氯代吡啶中间体10000吨。
戊唑醇、丙环唑等年产9000吨原药、5000吨中间体等农药项目竣工验收
近期,内蒙古世杰化工有限公司三期项目通过竣工环保验收,竣工环保验收报告在相关网站公示。
本次验收项目属于世杰三期项目——年产9000吨农药原药、5000吨农药中间体、10000吨制剂技改项目。项目在现有B1车间新增2000吨/年粉唑醇、2000吨/年丙环唑、10000吨/年戊唑醇悬浮剂生产线,并对世杰二期项目的5000吨/年戊唑醇、5000吨/年戊唑醇环氧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
水稻田优秀杀菌剂——稻瘟酰胺
稻瘟酰胺(fenoxanil),由Shell公司研制,巴斯夫和日本农药公司共同开发,属苯氧酰胺类杀菌剂,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MBI),具有良好的内吸和残留活性, 耐雨水冲刷,对新生叶片也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尤其适用于南方多雨稻区的使用。稻瘟酰胺会导致病菌穿透和侵入水稻体内的能力丧失,从而保护水稻免受病菌侵染危害。与三环唑、稻瘟灵、春雷霉素等无交互抗性。
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止2024年3月,共34个登记证(制剂和原药)。目前国内拥有原药登记证的有:京博农化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丰登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制剂有20%,25%, 30%和40%悬浮剂, 20%可湿性粉剂。
稻瘟酰胺是一种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主要抑制稻瘟病菌菌丝中黑色素的合成,使病原菌失去穿透和侵入水稻的能力,从而保护水稻免受稻瘟病菌感染的危害。
施用后40天仍能抑制孢子在病斑上的脱落、扩散,抑制细菌的进一步侵染,控制稻瘟病菌的继发侵染,并在全生命周期内具有活性。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包括叶瘟病和穗颈瘟,最佳施药时间为发病前7-10天或抽穗前5-30天。
注册专利: EP262393已经过期,不存在专利问题。
工艺专利: CN 106008263、CN 104496847、US 5942640、CN 101307014、CN 106366020、CN 1861559、CN 106719637。
稻瘟酰胺 20%WP,在武陵山区防治稻瘟病表现良好,每 667m2 制剂量 70g 即可达到三环唑 75% WP 30g 效果,制剂量 85g 以上显著优于三环唑,并对水稻生产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十分理想的三环唑替代新农药。推荐制剂用量 85g-100g/667m2;常规年份叶瘟、穗瘟分别施药次数 2 次即可,多雨重病年或高度感病品种 2-3 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宜超过 10d。
(来源:农博生物)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