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并咪唑类“万能”杀菌剂甲基硫菌灵潜力依然巨大
甲基硫菌灵是于1969年由日本曹达公司所开发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迄今已经在市场上畅销了50多年,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取得了登记......
甲基硫菌灵具有广谱性内吸、低毒、低残留的特点,是一种使用极其方便的"万能"杀菌剂,能防治蔬菜、果树、水稻、小麦、油菜、花卉及其它作物的各种病害,深受种植户欢迎。在很长时间内,甲基硫菌灵直接占据了果树喷雾的主流,随着三唑类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兴起,甲基硫菌灵虽然被挤掉了部分市场,但是在果蔬区用量依然非常大,是通过市场考验的元老级杀菌剂。
产品简介
甲基硫菌灵又称甲基托布津,其纯产品是无色结晶,化工产品通常是微黄色结晶,其分子式为C12H14N4O4S2,CAS登录号:23564-05-8,化学名称:1,2-二(3-甲氧碳基-2-硫脲基)苯,结构式如下:
甲基硫菌灵分子结构式
作用机理
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多菌灵前体化合物,当被喷施于作物表面时,可迅速被植物所吸收,在其体内转化为多菌灵,干扰病原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病菌无法正常分裂,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防治范围
1 蔬菜病害: 黄瓜白粉病、炭疽病;
茄子、葱头、芹菜、番茄、菜豆等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等。
2 果树病害:
葡萄黑痘病、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
果树根部病害如根腐病、紫纹羽病、白纹羽病、白绢病等;
苹果和梨树的腐烂病、轮纹病、炭疽病、褐斑病、花腐病、霉心病、褐腐病、黑星病、白粉病、锈病、霉污病等。
3 粮油作物病害:
麦类赤霉病、黑穗病,小麦锈病和白粉病;
水稻稻瘟病、纹枯病;
油菜菌核病等;
花生疮痂病等。
4 花卉病害:
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海棠灰斑病,君子兰叶斑病等。
5 其他作物病害:烟草、桑树白粉病:甘薯黑斑病;甜菜褐斑病等。
登记情况
国内登记
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数据,目前甲基硫菌灵的登记产品总量有548条。其中,单剂有303个登记产品,剂型以可湿性粉剂为主,约占61%,其次是悬浮剂,约占23%;混剂有245个登记产品,以二元复配为主,也有部分三元复配产品。最新的登记证的有效期可至2028年。
欧盟
2020年10月15日,欧盟发布公告Commission Implementing Regulation(EU) 2020/1498,不再批准甲基硫菌灵(thiophanate-methyl)的再评审申请,公告于10月19日正式生效。该公告规定,相关的制剂产品应在公告生效之日内的6个月内退出市场,各成员国最迟应在2021年10月19日前撤销所有含有甲基硫菌灵的产品授权。
美国
经EPA网站查询,目前美国仅有8个登记产品。
产品优势
1 低毒
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75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10000mg/kg。对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作用。在试验条件下无慢性毒性。对鸟类、蜜蜂低毒。
2 混用性好
截至目前,甲基硫菌灵在我国登记的复配剂产品有245个。通过混配或复配,不仅能够扩大药剂的杀菌谱,同时还能起到相互增效和减缓病原菌对药剂抗药性的作用。
3 使用方式多样
可叶面喷雾、拌种、浸种、灌根等;还可作为保鲜剂,用于苹果、香蕉、柑橘、菠萝、哈密瓜、甘薯等的防腐贮存。
4 杀菌谱广
被用于防治80多种作物的180多种病害。
5 内吸性强
甲基硫菌灵是通过转化为多菌灵来发挥作用,但甲基硫菌灵的内吸性比多菌灵更强。
市场前景
甲基硫菌灵是目前市面上广谱杀菌、技术成熟、使用最方便的农药之一,50多年的广泛应用和市场发展证实,甲基硫菌灵具备其独特优势,在新产品层见叠出的市场环境下,依然广受青睐,具备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中国,甲基硫菌灵是最常用的杀菌剂之一,农药登记数量达到了548个之多。然而,同日本曹达生产的甲基硫菌灵相比,国内厂家生产的原药中有害杂质含量相对要高一些,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若国内工厂能通过技术升级、改进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将有望打破甲基硫菌灵进口品牌占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
目前,甲基硫菌灵原药成本压力大,市场报价4.5万元/吨,与去年4万元/吨相比,同比增长12.5%。虽然每年市场上都有新产品出现,但好产品依然是稀缺资源,只有好产品才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高效、广谱、品牌类的农药产品市场份额每年都在增长,甲基硫菌灵作为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老产品,市场潜力依然巨大,在未来也将继续焕发出新的活力。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