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种菜巧用吡虫啉,治虫防病省钱又省力

发布时间:2023-4-24 16:14:58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马芳骥

种植蔬菜最怕蚜虫、蓟马、粉虱、白粉虱、灰飞虱等小虫,而蚜虫、粉虱、白粉虱又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因此治好虫就等于切断了病毒病病源,而巧用吡虫啉就可轻松做到。吡虫啉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稳定性较好,用于拌种和土壤处理,持效期可达90120天,是新型杀虫剂中持效期最长的杀虫剂。那么,如何做到巧用吡虫啉呢?

一、立体防虫效果好的秘决

(1)吡虫啉是烟碱类杀虫剂,内吸性强,喷施吡虫啉能够被全植株吸收,并在植物体内形成保护膜,同时在土壤中的持效期长而形成保护作用。

(2)针对蓟马、蚜虫等害虫,在低龄期常潜藏在表层土壤中,而且还会把卵产在表层土壤以及腐殖质中,所以喷施很难彻底消灭害虫。冲施(撒施)吡虫啉可消灭早期在土壤中的潜藏的害虫,因内吸治虫持效期长,防治更彻底。

(3)吡虫啉对蓟马、蚜虫、飞虱、地下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都有效,防治谱广。烟碱类杀虫剂中,吡虫啉使用成本最低,在地下冲施(滴灌),地面撒施,地上喷药时可实现用药自由。

二、因地制宜选用施药方式

方法一:冲施或者滴灌。此方法使用得最多,10%吡虫啉WP,一亩地按照一公斤对水冲施,一般在害虫发生初期(刚看见有虫),使用效果更好。如过早用药会影响药效,可用复配药如3%高氯·吡虫啉EC等增效。

方法二:撒施。使用2%吡虫啉GR防虫,在作物种植时使用,相较于方法一持效期更长,不建议在害虫高发期使用。如果是全田撒施,可以选择2%吡虫啉GR2000~3000g一亩地撒施。也可采取丢穴的方法,即移栽定植时,每穴丢2%吡虫啉GR3~5g,后期害虫发生量也会明显减少。

方法三:立体使用吡虫啉。撒施、冲施、滴灌防虫后,仍需叶面喷雾防虫,只有地上防虫和地下防虫结合,才能让害虫无处可逃,以达到更好的防效。

立体施用吡虫啉用于豆角、番茄、辣椒、大葱、茄子、果树等作物,安全性高、效果好,每亩用药成本约60元。特别在上茬作物蚜虫、蓟马、飞虱发生严重情况下,新茬种植时可考虑使用多管齐下的立体施用法。

三、以种植番茄为例如何巧用药

在夏季种植番茄时,常发生病毒病,一旦发生严重,会因无药可治而致绝收。尤其是种植了抗病能力比较弱的品种,再加上田管疏忽,很易导致病毒病严重发生。若采用撒施、冲施或穴施吡虫啉的方法,其药剂持效期与番茄生长期几乎一致,可大大减少蚜虫、粉虱等虫害的基数,使后期病毒病发生的几率少很多。

一是育苗期。为预防猝倒病、立枯病,可在苗床上再喷施如盐酸吗啉胍及配合钙钾等液态肥,以促健苗壮苗,使抗病性增加。

二是番茄定植期。定植尽量避开高温时间段,在定植后喷施碧护等调节剂,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性,又能增加产量。

三是综合防治。在育苗期和定植后是两个关键的防虫时期,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田间悬挂黄板,作为预警,当有虫害发生时及时用药防治。防治时,除因地制宜使用吡虫啉外,还可使用噻虫嗪、烯啶虫胺等药剂进行防治,注意交替用药以防抗性产生。

另外,除了防传毒害虫外,可在发病初期,将预防病毒病盐酸吗啉胍、香菇多糖等药剂与调节剂混合喷施,提高植株的耐病性。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