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从农化巨头巴斯夫看其是如何赋能农业发展的

发布时间:2022-11-16 17:40:39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蒋宇飞

近年来,依靠化工行业跨学科人才储备和创新研究,德国化工巨头们越来越多地从生产大宗产品或散装化学品转为生产精细及特种化学品,甚至转向农化产品领域,走向工业反哺农业的道路。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阶段,通过海外农化巨头案例分析,可为我国农企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一、内生式增长,外延式并购

1865年,巴斯夫公司的前身——巴登苯胺碱厂创建于德国西南小镇曼海姆。1869年,巴斯夫公司的化学家卡洛与拜耳公司格雷贝和李普曼合作,人工合成了茜素染料,为巴斯夫公司打开了通往世界市场的大门。随后,巴斯夫公司又发明了曙红、槐黄和偶氮等新染料,奠定了其在染料产业的领先地位。

1914年,林博格霍夫农业研究站成立,用于开展对肥料和作物生理的调查研究工作,标志着巴斯夫正式涉足农业领域。从此,这家化工巨头企业不断通过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并购,跻身世界农药公司前列。2021年,在Agropages公布的全球农化公司二十强榜单中,先正达植保以133.01亿美元销售额蝉联榜首,拜耳作物科学以114.36亿美元位居第二,巴斯夫以77.13亿美元排名第三。

目前,巴斯夫业务范围涵盖化学品、材料、工业解决方案、表面处理技术、营养与护理、农业解决方案六大领域。2021年,巴斯夫实现销售额786亿欧元,同比增长33%。其中,农业解决方案部销售额82亿欧元,占比10.4%。(见图1)

在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销售额中,除草剂占31%,杀菌剂占30%,杀虫剂占11%,除草剂和杀菌剂销售额基本持平。种子和种子处理业务占比也逐年增长,合计占28%。(见图2)

二、不断扩大产品线,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

据悉,巴斯夫每年投入达9亿欧元左右,为农业创新提供大力支持。到2028年,巴斯夫将推出30余款新产品,最高销售额将有潜力超过60亿欧元。

2018年,巴斯夫完成了对一系列拜耳业务及资产的收购,该交易与巴斯夫现有的作物保护、生物技术以及数字化农业业务形成战略互补,标志着巴斯夫进入种子、非选择性除草剂,杀线虫剂种子处理的新领域。

巴斯夫的杀菌剂业务研发历史最久、产品种类最为广泛,每隔几年巴斯夫都会有新的原药成分登记上市。1996年,巴斯夫推出防霜霉病杀菌剂Brio,标志着杀菌剂技术上的新突破。巴斯夫前五大杀菌剂依次为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氟环唑、啶酰菌胺、叶菌唑。2017年,首个专利生物杀菌剂Serifel进入美国市场,标志着巴斯夫进入生物杀菌剂领域,该产品可用于叶面喷施,对白粉病有效。

巴斯夫的除草剂业务发展时间较早,销售量也是逐年增加。2000年,巴斯夫收购了美国氰胺公司,二甲戊灵除草剂迅速成为公司重要产品。随着巴斯夫收购拜耳部分业务后,巴斯夫的除草剂获得了重要增长,实现了对杀菌剂的反超,成为公司第一大产品类型。目前巴斯夫的除草产品主要有二甲戊灵、草铵膦、甲氧咪草烟、苯嘧磺草胺、氯甲喹啉酸等。

杀虫剂是巴斯夫农业板块相对弱势的产品,原药和制剂产品种类较少,并且发展时间较晚。2003年,巴斯夫收购拜耳公司的氟虫腈产品,弥补了其在杀虫剂方面的不足。

近年来,巴斯夫开始涉足整个农业的上下游领域,从产品到方案,希望构建一个完整的作物体系,提升用户的体验。除了农药外,其所涉及的领域包括种子、植保、数字化,以及可持续化发展。农业可持续化是巴斯夫一直坚持的发展理念,即将可持续发展的领先指标全面融入早期研发及后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中,包括各个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如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领域。

内生式增长、外延式并购,是巴斯夫在农药领域跻身全球前列的主要推动力。不断扩大产品线,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巴斯夫在不断探索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道路。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