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葡萄真的要打24遍农药吗?根本不可能!

发布时间:2023-11-2 17:03:03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张夕林

最近,抖音上一则“少吃葡萄!行业内的朋友说打了24遍药”的视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一些人看过视频后惊叹道:“葡萄居然要打这么多药啊!谁还敢吃呀!”使得喜欢吃葡萄的市民一提到葡萄就摇头,让大家人心惶惶。那么,又大又甜又好吃的葡萄真的要打24遍药吗?植保专家老张明确回答:不可能,根本不可能!欲知葡萄真正用药详情,且听老张如是作答。

谣言一:葡萄又大、又甜、又好吃是因为打了农药的关系

在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多种病虫害,若常规的物理、生物、农业防治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就必须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突击防治,以控制病虫害的扩张蔓延。施用农药可确保葡萄叶片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为植株正常提供养分,以便顺利进行开花结果、果实膨大、着色成熟、积累糖分等生长过程。农药防治的关键是对症用药、恰到好处,但绝对不是葡萄打药越多越好,葡萄的大小及甜度除离不开葡萄叶片正常光合作用外,主要是由品种本身特性决定,比如阳光玫瑰明显比夏黑甜,巨峰葡萄颗粒就明显大于珍珠葡萄。此外,还与种植施用肥料种类、土质以及管理生产水平都有一定的关系。

谣言二:葡萄全生长期要打24遍农药

由于近年来我国倡导绿色和无污染种植无公害葡萄,因此在葡萄病虫害防治上,优先推广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在葡萄生长期要求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但是在不得不使用农药防治时,仍须选择高效低毒(微毒)、无残留、对环境友好的药剂,以减少农药对无公害葡萄的污染(见表1)。一般情况下,葡萄整个生育期大概需要用农药68次,且每次用药间隔为710天。如果要说葡萄从坐果起到果穗套袋再到成熟,真正接触农药的也只不过是34次。

谣言三:葡萄上的农药会对人身体带来伤害

实际情况:目前,葡萄上病害防治的药剂较多,为了确保防治效果和延缓抗药性产生,一般都是轮换交替用药,或者选用不同防治对象的药剂进行混用(见表2)。而且基地果农采摘一般都严格遵循葡萄用药安全间隔期,并且还要对葡萄进行农药残留安全检测。只有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安全食品农药残留最低允许水平标准以下,才能够准许葡萄进入市场流通销售。因此,葡萄上的农药残留一般都低于国家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允许水平,以保证食用安全。

一问:如果葡萄不使用农药会怎样?

葡萄生育期比较长,一般需要140天左右。其中从开花结果到成熟不同品种需要的天数也不一样,一般需要2~3个月,而葡萄坐果着色到成熟只需要30天左右。葡萄整个生长历程需要经过萌芽展叶期、开花坐果期、幼果膨大期、果实着色期、果实成熟等五个阶段。在葡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比较多。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黑痘病、白/黑腐病、炭疽病、溃疡病及酸腐病;常见的虫害:主要有蚜虫、绿盲蝽、透翅蛾、红蜘蛛、短须叶螨等,严重为害了葡萄健康生长,也降低了葡萄采收产量、品质和商品价值。可以说,葡萄不打药,要想获得葡萄优质高产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葡萄还会出现大小不一、受病虫危害毫无商品价值的劣质葡萄。

二问:到底还能否放心食用葡萄?

目前超市或水果店销售的葡萄应该是安全的。一方面当前我国的葡萄种植基地一般都是无公害生产基地,只有这样才能有订单生产和规模效应。而这些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必须按照《无公害葡萄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其投入使用的农药、化肥的品种、数量、防治对象、安全间隔期等都必须按章程进行,并记录存档以备督查考核和追溯查阅。另一方面,葡萄无公害生产基地在葡萄采收销售时都会请具备检测资质的部门进行农药残留监测,只有获得检测合格证时才会被允许销售;而超市或水果店采购葡萄销售前,也会要求基地提供有资质检测的合格证,超市或者水果店一般不会采购没有农药残留合格证的个体户产品,否则质量安全由水果店自负。所以说,目前超市或者水果店销售的葡萄还是相当安全的,客户不可听信谣言,可安心食用。

近年来,关于葡萄的谣言层出不穷,特别是这些流量很大的自媒体博主,随便一句没有根据的话就会给果农带来致命的伤害,使葡萄滞销,让果农苦不堪言。种植葡萄本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想要获得丰收更难。建议网上这些所谓的“专家”还是少说为妙,切不可不懂装懂,坑害果农。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明辨是非,理性对待这些不入流的谣言。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