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大夜蛾危害高峰将至,菜区警报已拉响
每年的5月,春播的大葱开始定植,早播的甘蓝已经莲坐。然而,在这些蔬菜的生长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害虫,或潜伏在地下,或隐藏在草丛,甚至直接躲藏在叶子内部,悄悄但却凶猛地向蔬菜发起啃食进攻。
甜菜夜蛾对于大葱,斜纹夜蛾之于甘蓝,都是让农民防不胜防的典型。
将卵产在葱叶上的甜菜夜蛾,孵化后快速钻入葱叶内部啃食叶肉,将大葱的叶子啃食得只剩一层薄薄窗户纸。在华北地区每年能发生5代的甜菜夜蛾,群起进攻之后,大葱就这样悄悄地绝产绝收……
而最喜欢啃食甘蓝菜球的斜纹夜蛾,能够闻到一种常人无法闻到十字花科蔬菜气味,而甘蓝正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一种。所以,斜纹夜蛾便会循着这种气味,飞到甘蓝苗上产卵,从而悄悄地孵化出成群的幼虫,把好好的甘蓝咬个稀烂。而且,它们携带的病菌,还会导致甘蓝球体内部腐烂……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害虫,到目前为止,我国针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已经分别登记了78个和797个农药产品。但是,它们的危害依然在逐年加重。
据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的近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报告显示,2019年时,监测地区所有种群的甜菜夜蛾,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已经超过200倍,普遍处于高水平抗性,广东白云种群抗性倍数更是达2306倍,成为了全国高抗的典型。同时,甜菜夜蛾对茚虫威也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其中上海崇明的甜菜夜蛾种群对茚虫威已经达到了130倍的抗性水平。因此,全国农技中心在报告中强调了停止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低龄幼虫,并严格控制茚虫威等药剂在甜菜夜蛾防治中的使用次数的建议。仅在一年之后,2020年的监测结果显示,甜菜夜蛾种群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倍数已经超过600倍,广东白云种群抗性倍数快速提升到了4185倍……
因此,在逐年增强的抗药性害虫防治中,能够高效防控的药剂,必定备受瞩目。所以,由新型化学杀虫剂劲维华TM(乙基多杀菌素)和甲氧虫酰肼混配而成的制剂斯品诺R,在快速高效防治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等抗药性害虫的过程中,已经受到农民朋友的争相追捧。因为,每亩仅用24毫升的斯品诺R,不论是在大葱上防治甜菜夜蛾,还是在甘蓝上防治斜纹夜蛾,均表现出了速效杀虫和持久防控的安全高效性能,葱白饱满产量高,甘蓝清爽卖价高的收益,也随着斯品诺R防控抗性害虫技术的普及而日益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斯品诺R在甘蓝莲坐期、在葱白形成期或旺长期使用,效果会更好。因为那时,往往是斜纹夜蛾或甜菜夜蛾卵孵化胜期至低龄幼虫始胜期,这时看准天气,在晴天的傍晚施药,均匀喷透,便可在害虫钻蛀啃食前,精准快速地完成“狙杀”。即使有所漏网,也可在十天半月之内,视虫情第二次使用斯品诺R的过程中,清除殆尽。
目前,春播的大葱和甘蓝已经进入了病虫害防控的关键,而在广东等地一年可发生10代以上的甜菜夜蛾,去年所化的蛹即将变蛾出土产卵,第一代幼虫为害高峰期即将出现。而同属鳞翅目夜蛾科斜纹夜蛾属的斜纹夜蛾,与甜菜夜蛾一样食量大、食性杂,棉花、甜菜、烟草、大豆、白菜、大白菜、番茄和豇豆等数百种作物都是它们既定的菜单,而且暴食性明显。特别是在无真正越冬现象的广东地区,一年或可发生9代之多,而在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北方,也即将进入一年中危害的高峰期,同时也对秋播的大葱和甘蓝,埋下新的隐患。
所以,各地的农民朋友,要根据各自作物的种植情况,及时备好已经进入“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目录而成为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斯品诺R等武器,精准地“狙击”害虫,高效地保卫我们的作物,安全地从虫口中夺得高品质的收获。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