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不建议多菌灵在猕猴桃生产中使用

发布时间:2025-8-28 11:11:03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刘刚

为探究嘧菌酯、噻虫嗪和多菌灵3种农药在猕猴桃中的消解动态及膳食风险,科研人员于近两年开展了3种农药在猕猴桃上的田间试验,并基于建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同时测定了猕猴桃中3种农药残留量。

结果表明,在0.01~5.00mg/kg添加水平下,3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2.24%~105.31%,相对标准偏差为2.01%~5.41%,符合农药残留试验要求。3种农药在猕猴桃中的消解速率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15.8~29.1天(嘧菌酯)、18.6~39.6天(噻虫嗪)、22.4~32.8天(多菌灵)。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嘧菌酯和噻虫嗪的膳食风险是可接受的,建议在推荐或实际生产使用剂量下,设置3天的安全间隔期;而多菌灵因降解速率慢,不建议在猕猴桃生产中使用。

截至2025年6月底,噻虫嗪已在我国猕猴桃上登记,用于防治桃小绿叶蝉;嘧菌酯尚未在我国猕猴桃上登记;多菌灵虽未在我国猕猴桃上直接登记,但20世纪80-90年代登记的部分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产品,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包括果树病害。


编辑人员:马荟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